海有龍王
是長這樣的
河有河神
是長這樣的
河長這路“神仙”是哪樣的呢?
河長二三事
開玩笑啦
我們辛苦的一河之長是這樣子的
圖:河長正在取樣
在安海鎮,鎮級河長是由鎮領導擔任的,負責明確具體的協調部門,而流經村(居)委會得主任擔任各個河段的“河段長”。
同時,設置工業污染整治、農業污染整治、攔污截污、河道整治、流域綠化、環衛保潔、拆除違建、征地拆遷等8個專項整治組和1個監督組。每個月定期召開“河長制”例會,會上提出的問題當場討論解決。
你知道嗎?安海的“河長制”已經登臺亮相一年多了來聽聽河長“本人”是怎么說的
目前,“我”在安海有8位河長(其中1位河長同時負責兩條流域),31位河段長。“我”作為一項正視重難點、具有針對性的機制,采取了條塊結合、責任明晰、扁平化管理的方法,為水域污染治理的實際推進提供了必要的資源手段與網絡平臺,也為水域治污的督查工作提供了準確的責任狀和具體的切入點。
同時,“我”的實施也傳達了安海黨委、政府重視環保,強化責任的鮮明態度。
環保部門由于行政權限、技術手段、人員配備等限制,對于涉及環境的各方面掌控、調度往往力不從心。
“我”的實施,把地方黨政領導推到了第一責任人的位置,最大限度整合了黨委政府的執行力,消除了早先“多頭治水、多頭落空”的弊端,真正形成全社會治水的良好氛圍。
而且,“我”能夠對領導干部形成有效壓力,能夠有效調動地方政府履行環境監管職責的執政能力,讓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環保,有利于地方黨政直接進行環保決策和管理,有利于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運用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保護環境,有利于落實源頭治理、全流域治理、責任治理的目標。
不管你認同不認同,“我”在安海一年多,水環境明顯改善,社會共識和工作合力也逐步強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不管你認同不認同,“我”在這里,為了水域治理,為了生態環境,為了安海“水清、河暢、岸綠、生態”的目標而努力。
“我”希望所有安海人能和“我”一樣,共同守護安海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