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朋友遇到外傷出血,感冒發熱等疾病就用抗生素,把抗生素當成萬能消炎藥。現在提倡勿濫用抗生素,很多人就問那發炎了不用抗生素用什么?弄明白這個問題之前,先要分清楚一件事,炎癥和感染是不一樣的。
炎癥和感染是醫生經常為患者說的兩個疾病名詞,但正確理解炎癥和感染的人并不多,而且有不少人甚至將炎癥與感染想混淆,見炎癥與使用抗生素混為一談。
炎癥:使用抗炎藥物(不是抗生素)
炎癥,可用抗炎藥物(而非抗生素)治療,以抑制過于強烈的炎癥反應,減輕疾病癥狀,防止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常用的抗炎藥: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撲濕痛以及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可的松等。
一些物理因素,或外傷引起的炎癥也可采取物理療法來進行治療,以減輕炎性癥狀。
感染:抗病毒藥物或抗菌素(抗生素是抗菌素的一部分)
感染是炎癥中的一個類型,它與炎癥的根本區別在于感染是由細菌或其它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而炎癥除細菌外還有許多因素如創傷、溫度傷、化學傷等引起,而感染治療則需根據不同的病原采取不同的抗感染藥,若為病毒感染,則需用抗病毒藥物,若為致病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則用抗菌素。抗生素只對細菌等致病微生物有效,對其它感染及非感染引起的炎癥無治療作用。
炎癥分清類型再用藥
1、當炎癥是因細菌引起時
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此時一般不用抗炎藥,以免掩蓋病情。單若發熱疼痛明顯,可適當選用解熱鎮痛藥。
2、若炎癥是非感染因素所致(和病毒細菌無關)
一般不用抗感染藥物(抗病毒藥物或抗菌素),除非合并細菌感染,才合用抗生素。
因此,回答“發炎了不用抗生素用什么”這個問題,要先分清病因,才能知道哦。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濫用抗生素”不是指不能用,而是沒弄清楚病因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