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背景:飯后吃個梨或喝杯熱梨汁,積存在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可以大量排出。調查結果顯示,吸煙或者吃烤肉等在體內聚集的強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在吃梨后會顯著降低,特別是喝了加熱過的梨汁。那么,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和實際作用呢?
點評專家:李英,宣武醫院營養科專家
不能單從實驗數據上斷定梨能抗癌
實驗室實驗,與實際效果,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吃梨或者喝梨汁就能防癌的說法是把實驗室結果放大化了。宣武醫院營養科專家李英指出,實驗室數據,通常是在活鼠體內,對從食物中提取出來的某一個被研究物質進行數據分析,并盡量排除其他干擾因素對比實驗。實驗物質一般濃度和純度都較大。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吃進身體的食物元素是復雜的,而且單純某一物質的量不大。所以,如果實驗室的數據結論真的顯示,梨中的某些元素真的對致癌物苯并芘有促進代謝的作用,那么,次試驗結論也絕非等同于“吃梨可以防癌”、“吃燒烤后喝梨汁可以防癌”。
國外已進行過的若干對梨汁對燒烤后產生致癌物苯并芘的促進代謝數據,更多意義上,是表明梨汁有這個作用傾向,可以指導科學家們在這個方向上繼續研究,最終產生指導性結論。
水果有助防癌主要有三大原因
李英指出,近幾年吃什么什么水果防癌的說法很多,比如含膳食纖維豐富的蘋果、維C含量之王的泥猴桃,他們的保健防癌說法各式各樣。
其實,說各種水果有助于防癌還是對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類,一是很多種水果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二是水果大都有比其他事物豐富的膳食纖維。三是很多種類的水果對于未知毛細血管功能有幫助作用。
水果是補充維生素A、C、E比較好的食物來源。這些維生素有保護表皮,黏膜不受細菌侵害,健康皮膚,預防皮膚癌。增強人體對細菌病毒的抵抗性,并減少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及相關癌癥等作用。
像膳食平衡理論一樣,不該因為一條“吃梨能抗癌”的微博,就一味多吃梨,任何一種水果都有其營養保健價值。所以,吃水果也要遵循多樣性原則。
黃紅色水果能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等,現代人群可以重點選擇。如發現皮膚粗糙、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復感冒,可以日常增加食用柚子、橘子、蘋果、梨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