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后2年內,25%的患者會再發腦卒中或其他血管事件。腦卒中發生后5年,42%的男性患者及24%的女性患者會再次發作腦卒中。
腦卒中一旦再次復發,病情會更為兇險,常因反復發作而死亡。就全世界而言,卒中每年奪去570萬人的生命。它已經成為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嚴重致殘原因,其危害不分年齡、男女、膚色和國家。雖然3/4的腦卒中患者經過搶救和治療存活了下來,但絕大多數會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這對患病者而言,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對病人家屬亦是如此。
二級預防應該怎么做
所謂腦卒中的二級預防,其目的是為了預防或降低再次發生卒中的危險,減輕殘疾程度。針對發生過一次或多次腦血管意外的患者,通過尋找意外事件發生的原因,治療可逆性病因,糾正所有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在中青年(<50歲)患者中顯得尤為重要。首次卒中后6個月內是卒中復發危險性最高的階段,所以在卒中首次發病后有必要盡早開展二級預防。
對于腦卒中后的血壓管理,無論是初發腦卒中還是再次發作,高血壓都是一種密切相關的危險因素。患者血壓水平高于140/90毫米汞柱,可使卒中再發的風險明顯增加。首次卒中后的患者,不論既往有否高血壓史,均需密切監測血壓水平。建議: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適當運動等;積極控制高血壓,在患者可耐受的情況下,最好能將血壓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
對于抗血小板聚集的預防,缺血性卒中后的患者,建議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研究證明,缺血性卒中初次發作后早期應用阿司匹林能夠顯著降低卒中再發的風險。阿司匹林的劑量為50—150毫克/天,一次服用。
對于卒中后血脂與血糖的管理,有研究表明,血清膽固醇水平高于240毫克/分升,卒中復發的危險性增加。因此在首次卒中發生后需積極監控血脂水平,并進行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等干預措施,使患者的血脂水平穩定在理想的范圍內。建議:定期監測血糖、血脂,采用飲食控制及增加體育鍛煉,必要時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二級預防的三個誤區
在腦卒中的二級預防中,部分病友存在一些誤區。王擁軍說,預防一定要有專業的指導,科學的手段,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臨床上,經常會見到的幾個誤區是:
1.預防無效論。說起預防,有些人會不以為然,或是對預防沒有信心,甚至還搬出一些極端的例子,比如抽煙的人會說,“身邊別的人不抽煙還不如我的身體好”之類的話。事實上,對卒中和其他血管意外的高危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降壓、調脂的長期治療,各自分別可使血管意外的發生率降低約1/4,如果將這些措施聯合用于適當的患者,其血管意外的發生率可降低達2/3至3/4,加上戒煙、膳食和生活習慣的調節、少量飲酒、監測血糖或治療糖尿病、減輕體重及加強鍛煉等多種措施潛在的效果,預防血管意外的效益將更加顯著。此外,有些人更愿意用保健品、偏方來代替醫生開的正規藥物,從而延誤了病情。
2.不能堅持服藥。一旦預防用藥就是終身的,對于阿司匹林,更應該像每天吃飯一樣,然而對很多人來說難以堅持,有些人剛開始服藥還很規范,但時間一長就掉以輕心,往往停藥后不久就發生腦卒中。如果二級預防做得不好,理論上講,幾乎每次復發的癥狀都要比前一次更嚴重。
3.把預防完全寄托在藥物上,不改變不良習慣。其實,有時候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比藥物起的作用還大。預防是一個綜合措施,不能寄托在一個神奇的藥物上,而要綜合起來,在醫生的指導下健康生活、規范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