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接受并選擇為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安排游泳這項活動,這樣做是否適宜?新生兒游泳都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嬰兒游泳是指1歲內的嬰兒在專用安全保護措施下,由經過專門培訓的醫護人員操作和看護,進行的一項特定的、階段性的水中早期保健活動。游泳可使新生兒得到自然的活動,水的靜水壓、浮力、沖擊會對新生兒的皮膚、骨骼產生輕柔的愛撫,促進新生兒各種感覺信息的傳遞和血液循環,引起全身包括神經、內分泌、消化系統等一系列的良性反應,可以鍛煉心肌,增加睡眠,提高肌體免疫力,有助于嬰兒形成健康快樂的情緒,對促進嬰幼兒的身心健康大有好處。但是,4月1日,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章蓉婭發了一條微博,說脖圈游泳并不安全,一天之內被網友轉發了近兩萬次。
不少新生兒媽媽不解:不是都說帶寶寶去游泳可以鍛煉心肺功能,怎么脖圈游泳就不好了呢?
章蓉婭在微博上解釋了四點原因:
第一,小寶寶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
第二,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
第三,脖圈容易壓迫氣管;
第四,最最危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
章蓉婭說:“目前國內盛行的寶寶游泳都是擺個小池子,給寶寶套個小救生圈,放在水里晃來晃去。這種寶寶游泳我最反對了!戴脖圈不安全,戴胸圈稍好但也有危險,最好的還是大人小孩一起在水里互動的親子游泳。”
走訪幾家民營嬰兒游泳館
嬰兒用完游泳圈后沒有消毒措施
趙女士的寶寶5個月大,在孩子出生一個月后,她就帶著寶寶來到黃泥塝一家嬰兒游泳機構游泳,每周來游一至兩次,50元一次,每次入水時間15分鐘。
“聽說游泳能提高智商,促進運動系統發育。每次孩子游完后能吃能睡,家人感覺效果不錯。”趙女士說。由于來游泳的寶寶太多了,平常趙女士都是要提前電話預定,有時忘了預定,就只好排隊,一排就是一小時。
不過,怕游泳館的浴巾消毒不干凈傳染病菌,他們每次游泳都自備浴巾。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幾家嬰兒游泳館,這些嬰兒游泳館大多設在商鋪、住宅樓附近,場地狹小。我們發現,游泳館大多是一人一換水,游泳圈都是塑料材質,每個嬰兒用完游泳圈后,沒采取任何消毒措施,直接套在另一個嬰兒的頸上。
國外嬰兒游泳比較普遍
但多是父母手臂保護
除了民營嬰兒游泳館外,這幾年越來越多的醫院也開辦了嬰兒游泳業務。一般嬰兒出生一周就會安排游泳,靠脖頸處游泳圈提供的浮力,嬰兒在與人體體溫接近的水中自主活動。
章蓉婭醫生的微博發出后,一些醫生也在微博上轉發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主任崔玉濤說,用頸圈輔助游泳,潛水刺激協調能力的發育,都是噱頭。大人抱著、托著孩子游泳即可。
上海沃德醫療中心首席血管專家張強說,在美國,嬰兒游泳訓練比較普遍,但是罕有使用游泳頸圈。一般都是父母手臂保護。
而關于嬰兒游泳的安全性,醫學專家還提醒,室內泳池水里的化學物質如漂白粉成分,可以導致嬰兒哮喘。
套脖圈游泳是否安全有爭議
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兒保科醫生蔣志陽說,目前尚無針對性研究,嬰兒游泳對嬰兒成長發育有一定益處,但套頸圈游泳是否安全尚存爭議。
一位在美國居住過的網友說,脖套游泳圈在美國沒有賣的,那是因為美國的憲法把嬰幼兒的撫育和監護放在一個極端重視的位置,一切有可能損傷孩童的器具食品等,全部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試驗。
也有研究說給嬰兒使用脖圈游泳是最危險的。這種游泳圈充好氣后,需要一個人很費力地掰開氣圈開口的兩側,小心翼翼地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另一個人需要配合拿氣圈的人,抬高孩子的下巴,把孩子的脖子準確無誤地放進氣圈的內徑里,然后將粘在氣圈開口的尼龍搭扣按上,才能將孩子放在水里。孩子游泳是依靠頸部的氣圈漂在水面上產生的浮力進行的,這對于發育稚嫩的頸椎負擔很重,因此很容易造成頸椎關節的損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傷害。
帶嬰兒去游泳注意控制時間
經常托起孩子臀部、腋下
蔣志陽說,幫助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并不是非要帶寶寶去游泳,還有很多方法,家長平時可把寶寶放在床上做抬頭運動,也可以做嬰兒撫觸。
如果父母要帶嬰兒去游泳,一定要嚴格控制時間,一般10到15分鐘為宜,同時要掌握好嬰兒在水中的運動量。家長應和孩子保持一臂之內的安全距離,經常托起孩子臀部、腋下,幫助其減輕頸部負重。
1歲以上的孩子可嘗試佩戴腋下圈游泳,并盡量不要在家中自行游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