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毛錢”事件中的患兒小志中秋節因病情加重而入院留醫,記者昨日從深圳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該事件已造成一定的社會影響,一名新生兒的家屬疑因看到“8毛錢”事件的報道后,拒絕了醫院對孩子進行手術,致使日前出現腸穿孔被送入深圳市兒童醫院搶救,至今未脫離危險期。
受“8毛錢”事件影響家屬拒絕手術
記者從深圳市兒童醫院了解到,9月6日,一名在深圳市婦保院出生的新生兒,出生后出現腹脹等癥狀,9月8日轉到深圳市兒童醫院外科求診,經過檢查與會診后,該院醫生初步診斷其為先天性巨結腸、腸梗阻,提出會診意見囑家長帶孩子接受進一步診治,但是家長或由于受“8毛錢”事件影響,并未接受醫生建議,9月9日帶孩子自行出院。
9月11日凌晨,該新生兒突然出現腸穿孔,被送入深圳市兒童醫院治療,醫生為其實施緊急手術,在術中發現回腸有兩個穿孔,出現了腹膜炎并需切掉了40多厘米小腸,醫生為其做了結腸造瘺手術。據了解,目前這名孩子還在該院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該院醫生表示,腸穿孔不但會引起腹膜炎,還會增加治療的難度,延長治療的時間,相應醫療費用也會增加,而且日后可能產生很多并發癥,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希望這次‘8毛錢’事件,不要對市民的就醫理念造成負面影響。我們呼吁要尊重科學,醫患之間要互相信任。”該院新聞發言人鐘偉梅如是說,她表示最近“8毛錢”事件對該患兒已造成嚴重的后果,不希望類似的悲劇事件重演。
深圳兒童醫院:歡迎小志回院接受治療
深圳市兒童醫院新聞發言人鐘偉梅昨告訴記者,該院通過《信息時報》等媒體報道,了解到“8毛錢”事件中的嬰兒小志因為腹脹加重并且呼吸不暢入住廣州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入院后,醫院在告知家長洗腸可能造成腸穿孔危險的可能后,在家長的堅持下,給予寶寶洗腸保守治療,寶寶洗腸后腹脹癥狀稍緩解后,家長要求出院,經醫生勸阻無效后簽字出院,出院時孩子還在發燒。
她表示根據媒體報道,結合之前患兒在深圳市兒童醫院住院治療時的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情況來看,該院認為寶寶的情況令人擔憂,建議家長及時、積極帶寶寶就診。她說如果家長愿意消除顧慮,放下成見,深圳市兒童醫院真誠地歡迎寶寶回深圳市兒童醫院治療,“我們有能力有條件、也會竭盡全力幫助寶寶渡過難關。如果家長對我院的診療環節仍有不信任之處,我院也非常愿意邀請國內一流專家來深圳協助寶寶的診治”,鐘偉梅說。(袁建彰 通訊員鐘偉梅)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