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在幼兒園里,孩子的職業就是一個字:玩。但是上了小學之后,他的職業就轉到了學,這需要耗費孩子大量的腦力和時間,很多孩子一下子無法適應。”杜紅艷說,幼兒園的主要學習內容就是游戲、活動,孩子比較自由、輕松,在做中學、玩中學,而到了小學之后主要的學習內容是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方式也相應地變成了記、憶、讀、寫,對孩子來說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杜紅艷舉例,在自己女兒上小學之前,剛好兩個同事的孩子比女兒大一歲,女兒經常和他們一起玩。有一天,女兒憂心忡忡地跑過來問她“媽媽,一凡哥哥說上小學很可怕,要做作業,要考試,老師還很兇,沒有完成作業會被罰站。可是熠均姐姐卻說上小學很開心,中午可以回家,第一節下課可以玩,第二節下課可以玩,放學還可以玩。他們誰說得對?”杜紅艷從女兒身上發覺,孩子對新的學習生活充滿好奇和擔憂,作為家長,應該在孩子上學之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
家長除了告訴孩子到小學后會算更多的題、唱更多的歌、畫更多的畫之外,最好請自己親戚家的孩子,或者是同事、朋友家的已經上小學的,而且學業表現挺不錯的哥哥姐姐親自給孩子“上課”,做作業要怎么規范;等號不是隨便寫的;橫線要用尺子劃,才平、才齊;回答問題只能是舉起左手來等,從而讓孩子對小學有更多的向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