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暑期將至,“幼小銜接”再次成為老師家長熱議的話題。泉州市實驗幼兒園組織家長、孩子們走進小學;泉州市刺桐幼兒園請來經驗豐富的小學老師,給孩子們提前上了一堂生動的小學體驗課……
今起,本報開通海都早教QQ群,專門探討幼小銜接相關問題,家長朋友們,如果您有什么好的經驗,或者是想和眾家長們“取經”,都可加入到我們的QQ群(125875000或112120307),也可上海都網閩南博學堂(http://mnbbs.nhaidu.com/forum.php)一起來探討寶貝學前問題,屆時,我們還將陸續請來有經驗的老師支招幼小銜接。
本期特邀嘉賓: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杜紅艷老師。
個案一
不用催就做得很好
效率來自好習慣
杜奕婧是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今年10歲,談起她,科任老師都贊不絕口“學習、生活習慣都很好,速度快、效率高。”課堂上,老師一聲令下做同步練習。只見,奕婧小朋友書包一翻,練習、筆快速拿出,然后開始“刷刷刷”做起來,5分鐘后練習就做完了,而此時,周圍不少小同學還在往書包里頭找工具呢。每天放學后,杜奕婧一回到家中,就習慣快速做好作業,根本不需家長監督。
點評:從該案分析,杜奕婧小朋友的學習習慣非常好,有句話說得好:生活習慣好的孩子,學習習慣自然好;生活習慣一塌糊涂的孩子,你別指望他學習習慣好。因此,可以看出杜奕婧的生活習慣一定很好,這除了孩子本身的性格外,父母對孩子的習慣起同樣重要的作用。
舉個例子,就拿杜奕婧來說,她讀幼兒園時,父母就很重視她的習慣養成。有一次,幼兒園老師布置小朋友回家后去觀察小昆蟲,奕婧馬上跟父母說,而父母聽完,反應迅速,吃完飯馬上帶著她去公園觀察,讓她心中有數……關鍵是父母,讓孩子養成一個習慣,快速反應機制,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這點其他的家長可以借鑒下。
個案二
再早起也遲到
超級“名磨”無時間觀
別看人家心心今年只有大班,幼兒園剛畢業,人家可是幼兒園出了名的大王——遲到大王。據心心媽透露,心心遲到的原因,并不是每天起不來,而是很會磨,再早起來,還是同樣遲到。早晨起床,首先要坐在馬桶上發呆很久,直到媽媽三催五催,她才慢悠悠從馬桶下來,準備刷牙洗臉,這個步驟,她往往也要對著鏡子發呆幾分鐘,直到媽媽再次受不了狂催,吃飯時,媽媽一不留意,心心就端著飯跑去看電視,邊看邊吃、邊吃邊看……
點評:這寶貝就是典型的“名磨”,習慣不是很好,沒有時間觀念,作為父母要適當給孩子加強。從現在起,要求孩子每做一件事情,最好在規定的時間內迅速完成,絲毫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機會。就拿睡覺來舉例,暑假兩個月,父母可以給孩子定一個睡覺的時間,比方說晚上10點,剛開始孩子肯定沒法在父母規定的時間內上床,沒關系,父母不能每次都要到點直接“逼”孩子上床,這樣孩子心理接受不了,反而抵觸更不愿入睡,作為父母,你們可以慢慢調節,在晚上9點半時,告訴孩子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讓她心里有個底,慢慢收心,依此類推慢慢地變成15分鐘前提醒、5分鐘前提醒,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有了睡覺的生物鐘。(本網記者 黃曉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