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記者在專訪華遠集團前董事長任志強時,他對調控政策表現出幾乎全面否定的態度:“2003年以來所有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都沒有抓住病根,限購、限貸、限價都是用行政命令在抑制需求?!笔聦嵶C明,他的判斷并非沒有依據,2012年的房價走勢并未如預期那樣大幅下調。
在調控的敏感時期,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觸動市場的神經。5月,揚州的個人購房獎勵政策未被中央叫停,被認為是一種調控變相放松的信號。作為業內的權威專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此時自然成為各媒體追逐的焦點。我也帶著各方揣測來到她的辦公室,期待從她那里探尋到一些政策信號。
“我已經說過很多遍了,從2011年下半年就開始說了,觀點始終沒變,政策預期很清楚,調控方向不會動搖,不需要猜測?!睆那睾缯f話的語氣和表情能看出,她對市場的猜測感到有些無奈。的確,之前她已多次明確表示,2012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基調非常明確,就是要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政策核心是“兩手抓”。
然而,在“以價換量”打開樓市僵局后,壓抑已久的剛需和部分改善性需求的積極入市,全國重點城市樓市成交量在7月達到小高峰。針對上述新變化,國務院決定7月下旬派出8個督查組奔赴16省市督查樓市調控,這也讓此前的調控松綁預期轉變為將出臺新一輪調控政策的猜測。
8月下旬的一次采訪中,記者聯系到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他曾任住建部辦公廳主任,對調控政策深有研究。他明確告訴記者,房價大幅上漲基礎不存在,不會出新一輪調控政策,嚴格落實好現有政策就足夠了。遺憾的是,當時大多數人對此說法并不相信,甚至認為該說法“有風險”,以至于這個獨家消息沒能見報。也正是由于大多數人對調控加碼存在預期,觀望情緒再次轉濃,迷茫的市場又將十八大看成了預期政策變化的關鍵節點。
現在回過頭來看,朱中一當時對決策層的政策意圖領會得相當深刻。特別是在10月樓市成交量創出2011年以來新高后,在對十八大的解讀采訪中,朱中一明確告訴記者,房地產的調控方向還應結合溫家寶總理10月12日和10月17日的兩次講話內容,即“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但依然不穩定,必須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他同時也表現出了對一些地方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擔心,以及對11月土地購置面積和住宅新開工面積這兩個市場先行指標同比下降,可能對明后兩年的供應將產生影響、引起市場波動的擔心。
如今,2012年即將結束,世界末日沒來,樓市新一輪調控政策沒出,房地產市場迎來了暖冬,市場看似進入了新的平靜期,實則仍不平靜。因為,房價上漲的預期再起,很多人開始糾結是否該出手買房,這跟任志強的一句驚人之語不無關系:他已經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到“2013年3月份房價將大漲”。這在幾年前肯定遭罵的話,在今天卻有更多人相信了,因為,任志強幾年前的房屋平方價從幾千塊錢將漲至3萬~5萬的判斷成為現實。
任志強這位曾經的“全民公敵”,儼然以“公知”示人。而他的損友——SOHO中國董事局主席潘石屹,與前幾年活躍于微博、博客與粉絲互動大談住宅市場與調控不同,在2012年,他基本不關注房地產的趨勢,也不想談房地產調控,轉而專注于自己的商業地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