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業內人士都將今年稱為“去庫存年”,而維持在高位的待售面積,成為懸在房企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全國待售面積約為3.2億平方米,超過去年底的2.7億平方米,并一直維持在高位。房企去庫存壓力仍然很大,個別房企按今年的銷售速度,所需時間甚至要達到10年。
全聯房地產商會榮譽會長聶梅生認為,待售面積過多,會使企業資金積壓在上面,無力增加土地儲備。
持續高位
在全聯房地產商會第三次會員大會上,聶梅生表示:“自今年6月份以來,全國商品房待售房面積一直維持在高位,并且有上升的趨勢,這是需要警惕的。”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來說,待售面積包括通常所說的庫存,是企業全部可售面積的總和。
據國泰君安報告顯示,目前市場的存貨繼續攀升,總體去庫存化情況略差于2008年和2011年末。2012年上半年行業的去存貨化周期為2.6年,高于2008年第三季度的2.4年、2011年底的2.5年。值得注意的是,一線城市的去庫存化情況明顯好于二線城市。報告顯示,一線城市為2.4年,二線城市則達到3.7年。
最近的成交數據表明,北京等一線城市樓市率先回暖反彈,而一些二三線城市的銷售則持續低迷。聶梅生表示,這是因為二三線城市房企積累的待售住宅太多,在這一輪剛需釋放完之后,就會出現乏力的現象。
上海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受調控影響,不少開發商轉戰三線城市,最近兩年,三線城市的庫存一直在上漲,最近5個月一直以每個月環比2%的速度在增長。
以三四線城市為主戰場的恒大地產日前就表示,三四線城市營運環境遇到困難,公司不得不改變策略轉戰二線城市。顯然,三四線城市銷售周期的拉長,影響了房企的去化速度。
10年任務
當前,消化庫存已經成為房企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只要價格微漲,銷售速度就會立刻慢下來。因此,本著快速去庫存化原則的房企都不敢輕易調整售價。
國泰君安一份報告顯示,根據2012年各房企中報數據統計,萬科、保利、金地等房企的去化時間為2~3年,這是比較正常的周期,而泛海建設的去化時間則高達10年之久。萬科的存貨增速超30%,保利的存貨增速為20%左右。
雖然從今年前10個月的數據來看,不少大房企已經完成或超額完成了銷售任務,但是房企的存貨值仍處于不斷上升之中。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認為,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里,消化庫存將成為眾多房企的艱巨任務,而11月份市場的認可程度,將決定庫存去化的最終效果。
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表示:“房企去庫存的壓力的確比較大,但是,從目前各項指標來看,包括景氣指數、銷售情況等,多數城市處于向好的趨勢。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樓市已經回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