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也應舍得“砸”錢
“老年大學組織我們自費去北京看畫展,我很想去,但子女不太支持,覺得花這個錢沒必要”
“老年大學學費雖然不高,但我學國畫,買顏料、紙張、裝裱,算下來一個月也需要不少錢。子女總說我‘把錢花在了沒用的地方’。”黑龍江省鶴崗市老年大學學員王潔說。
王潔是老年大學的優秀學員,作品曾入選全國老年大學書畫展。“老年大學組織我們自費去北京看畫展,我很想去,但子女不太支持,覺得我70多歲出門不安全,也覺得花這個錢沒必要。其實,去看高水平的畫展不僅可以開眼界,還能和老伙伴們在北京轉一轉,多高興。”
眼下,家庭對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遠低于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很多人希望家中老人退休后幫忙在家照看小孩,不太鼓勵老人重新走進課堂。社會認識也存在偏差,認為老年教育可有可無。
姜向群認為,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之后,老人同樣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鼓勵老年人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新的生活,有利于老年人重新融入社會,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老年教育的發展不僅需要家庭的支持,也需要社會的投入。“東城區老年大學不缺師資力量,但校舍太緊張了,真希望能給老年大學更多的優惠政策,讓排隊的老人都能有學上。”段浚川說。我國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再到職業教育、成年人教育都納入了國民教育體系,而老年教育沒有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缺少老年教育的內容,財政預算也缺少相關投入。
“辦好老年教育,有多方面積極意義,但目前社會還未充分認識到。”李志宏認為,政府在這一領域投入不足,引導不夠,應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加大對老年教育的預算投入,強化政策落實,并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