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教育 > 招生考試 > 中考招生 > 中考政策 > 正文

    2015年福建省初中學業地理考試大綱(全文)

    來源:福建省教育廳 2015-02-16 09:06 http://www.iosapp77.com/

    2015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

    (地 理)

    一、考試性質

    初中地理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終結性省級考試,目的是全面、準確地反映初中畢業生是否達到《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規定的學業水平。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二、命題依據

    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指導,以《2015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地理)》為依據,結合初中地理教學實際進行命題。

    三、命題原則

    1.導向性原則。堅持以學生為本,立足基礎,注重能力培養,做到區域性、綜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實踐性的統一,正確發揮考試的導向功能,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推動初中學校全面實施新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基礎性原則。突出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學科基本思想和學習方法的考核,考查初步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難易適當,不出偏題和怪題。

    3.科學性原則。試題設計必須與考試大綱要求相一致,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試卷結構合理,內容科學嚴謹,文字簡潔、規范,答案準確合理。

    四、考試范圍

    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

    五、內容目標

    (一)目標要求

    1.知識考核目標與要求

    知識目標

    具體測試要求

    了解

    要求對所列地理基礎知識的含義及其相關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認識,知道這一知識是什么,并能(或會)在有關的問題中識別它。

    理解

    對所學的地理基礎知識、地理事物及現象有正確的理會,能夠解釋、舉例或變形、推斷,并能利用知識解決(如解釋或說明)問題。

    應用

    將所學的地理概念、原理運用于新情境中,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系等。

    2.技能與能力考核目標與要求

    技能與能力目標

    具體測試要求

    掌握和運用地理基本技能、方法

    能夠閱讀和運用圖表獲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字和繪制的圖表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初步掌握所要求的地理實驗、觀測、調查的基本方法

    地理記憶能力

    對所學地理知識能再認、再現。

    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能運用地圖進行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指出或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特點;闡明不同區域差異和區際聯系。

    地理邏輯思維能力

    能用判斷、歸納、比較、概括、分析等方法有邏輯地解答問題。

    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能發現問題,運用有關的知識和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考核目標與要求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具體測試要求

    認同

    學生完成由“知”到“信”的轉化。在測試中表現為能夠表達感受、態度,并進行價值判斷等。

    領悟

    具有穩定態度、一致行為和個性化的觀念等。在測試中表現為能結合實例運用正確的信念、價值觀分析材料,得出結論,并且能做到舉一反三地加以應用。

    (二)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l 1.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l 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l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l 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

    l 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l 2.地球儀

    l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l 在地球儀上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

    (二)地圖

    l 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判讀經緯度,量算距離。

    l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l 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

    l 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圖的習慣。

    l 列舉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實例。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陸地

    1.海陸分布

    l 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l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海陸變遷

    l 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l 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二)氣候

    1.天氣

    l 區分天氣氣候的概念,并能正確運用。

    l 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l 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2.氣溫與降水的分布

    l 閱讀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氣溫分布特點。

    l 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歸納世界降水分布特點。

    l 運用氣溫、降水量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量隨時間的變化特點。

    3.主要氣候類型

    l 運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l 舉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l 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三)居民

    1.人口與人種

    l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l 舉例說明人口數量過多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l 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并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2.語言和宗教

    l 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

    l 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3.聚落

    l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l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l 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四)地域發展差異

    l 通過實例,認識不同地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

    l 運用地圖歸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

    l 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五)認識區域

    1.認識大洲

    l 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某大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l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大洲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系。

    2.認識地區

    l 在地圖上找出某地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l 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歸納某地區地勢及地形特點,解釋地形與當地人類活動的關系。

    l 運用圖表說出某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l 運用地形圖說明某地區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

    l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指出某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的一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布、生產、出口等情況。

    l 舉例說出某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

    l 運用資料描述某地區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習俗。

    l 說出南、北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認識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

    3.認識國家

    l 在地圖上指出某國家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l 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概括某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l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系某國家自然條件特點,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l 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某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l 舉例說出某國家在自然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教訓。

    l 根據地圖歸納某國家交通運輸線路分布的特點。

    l 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某國家的種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語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

    l 用實例說明某國家自然環境對民俗的影響。

    l 舉例說出某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系。

    第三部分 中國地理

    (一)疆域與人口

    1.疆域與行政區劃

    l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l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認識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l 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人口與民族

    l 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理解我國的人口國策。

    l 運用中國人口分布圖描述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

    l 運用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征。

    (二)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1.自然環境

    l 運用中國地形圖概括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

    l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l 在地圖上找出我國主要的河流,歸納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分布特征。

    l 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長江、黃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l 了解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

    2.自然資源

    l 舉例說明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區別。

    l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

    l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及其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l 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

    (三)經濟與文化

    1.經濟發展

    l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農業分布特點,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和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性。

    l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分布特點,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

    l 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初步學會選擇恰當的交通運輸方式。

    l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l 舉例說明自然環境對我國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等的影響。

    l 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四)地域差異

    l 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l 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l 用事例說明四大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五)認識區域

    1.位置與分布

    l 運用地圖簡要評價某區域的地理位置。

    l 在地形圖上識別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并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征。

    l 運用地圖與氣候統計圖表歸納某區域的氣候特征。

    l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說出某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產業布局特點。

    l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區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

    2.聯系與差異

    l 舉例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l 舉例說出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l 運用資料比較區域內的主要地理差異。

    l 舉例說出區際聯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l 舉例說明祖國內地與香港、澳門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

    l 運用有關資料分析說明外向型經濟對某區域發展的影響。

    3.環境與發展

    l 根據資料,分析某區域內存在的自然災害與環境問題,了解區域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l 以某區域為例,說明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l 運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點、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并舉例說明其城市建設成就。

    l 認識臺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在地圖上指出臺灣省的位置和范圍,分析其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

    l 以某區域為例,說明我國西部開發的地理條件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 鄉土地理

    l 運用地圖,描述家鄉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點。

    l 利用圖文材料說明家鄉主要地理事物的變遷及其原因。

    l 舉例分析自然資源、自然災害對家鄉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影響。

    l 運用家鄉的人口資料與全國人口情況進行比較,說出家鄉人口數量和人口變化的特點。

    l 了解家鄉的對外聯系現狀,認識家鄉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l 了解家鄉的發展規劃,關注家鄉的未來發展,樹立建設家鄉的志向。

    六、

    .考試形式、時間

    考試形式:閉卷、筆試;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為100分。

    七、試卷難度

    合理安排試題難度結構,試題易、中、難的比例約8:1:1考試合格率達80%

    八、試卷結構

    題型分值比例

    單項選擇題50% 非選擇題50%

    內容分值比例

    地球地圖約15% 世界地理約30%

    中國地理與鄉土地理共約55%

    九、試題示例

    11示意某地地形剖面,由圖可看出,

    該地地勢特點是 (難度:容易)

    圖1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東低

    D.東高西低

    [答案] D

    [說明]該題考查的課程標準涉及 “運用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地區地勢變化特點”。題目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和地勢等相關知識、獲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和讀圖析圖能力。題目創設了某地的地形剖面圖及相關的圖文情境,結合題意判斷出該地的地勢特點。

    22示意某市201321120日氣溫的變化,以下4個日期氣溫日較差最大的是 (難度:容易)

    A12

    B14

    C16

    D18

    [答案] D

    [說明]該題考查的課程標準涉及“運用氣溫、降水量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量隨時間的變化特點”。題目考查的是氣溫日較差及統計圖的相關知識、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和計算技能。題目創設了某市氣溫變化及相關的圖文情境,根據所學的知識判斷得出結論。

    33示意內蒙古自治區植被景觀分布,讀圖完成46題。 (難度:容易)

    4.內蒙古自治區的植被變化從東往西大致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

    D.草原森林荒漠

    5.據圖推斷內蒙古自治區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大致是

    A.南多北少 B.北多南少

    C.東多西少 D.西多東少

    6.內蒙古自治區最主要的農業生產部門是

    A.林業 B.牧業

    C.種植業 D.漁業

    [答案] ACB

    [說明] 該題組考查的課程標準涉及“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用事例說明四大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題組考查的是植被景觀(土地資源利用)的空間分布、影響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國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以及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的影響等知識;主要考查的是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歸納、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人地關系、因地制宜的觀念。

    題組創設了植被景觀分布的相關圖文情境,根據所學的知識,歸納植被分布變化的大致規律;分析影響植被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并結合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推測該區域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根據所學知識判斷該區域內因地制宜發展的農業部門。

    44示意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線分布,讀圖完成78題。

    7.若AB兩地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其實地的水平距離是 (難度:容易)

    A.100 B.200

    C.300 D.400

    8AB兩地間建有空中索道,乘索道從低處往高處行走的方向是 (難度:中等)

    A.由北向南

    B.由西北向東南

    C.由南向北

    D.由東南向西北

    [答案] BC

    [說明] 該題組考查的課程標準涉及“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判斷經緯度,量算距離。”第7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相關知識、獲取地理信息及地理計算的基本技能。該題創設了某山地局部等高線分布的相關圖文情境,根據AB的圖上距離計算實地的水平距離。

    8題考查的是地圖和等高線等相關知識、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及調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題目創設了某山地局部等高線的分布及相關的圖文情境,通過河流流向或者地形部位判斷AB兩地的地勢高低,再通過指向標判斷索道從低向高行走的方向。

    5. 小亮同學計劃暑假從西寧乘火車到拉薩旅行,請幫助他完成旅游攻略。

    信息準備: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地高天寒,雪山連綿,牛羊成群,青稞飄香。

    物品準備:羽絨服、登山鞋、氧氣袋、藥品、照相機、鐵路沿線景點分布示意圖(圖5)。


    1)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 級階梯,由于海拔 ,形成獨特的高寒氣候。(難度:容易)

    2)高原地區太陽輻射強烈,為此小亮還需準備 等物品。(寫一種)(難度:容易)

    3)西寧是 省的行政中心。小亮將乘坐火車沿 鐵路行進,沿途他可以游覽全國最大的咸水湖泊 、拉薩著名的藏傳佛教建筑 等旅游景點。(難度:中等)

    4)為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小亮在旅行途中應該注意的事項有

    等。(難度:容易)

    [答案]

    1)一

    2)太陽鏡(或太陽帽、防曬霜等防曬物品)

    3)青海 青藏 青海湖 布達拉宮

    4)不破壞植被,保護野生動物等(言之有理即可)

    [說明] 該題考查的課程標準涉及“舉例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和“用事例說明四大地理單元(青藏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該試題以“西寧乘火車到拉薩旅行”為情境,考查了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兩個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自然環境對生活的影響等知識。第(1)~(3)題考查了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及調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第(4)題通過生態環境保護的事例考查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地理觀。該題創設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求學生能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現了 “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課程理念。

    6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擬探究“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圖6、圖7分別示意中南半島主要城市分布、福建省主要城市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圖6完成下表:(難度:容易)

    首都

    附近河流

    河內

    紅河

    ________

    湄公河

    曼谷

    ________

    歸納:中南半島城市大多分布在 附近。


    圖7

    2從圖7可看出福建省主要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流域的干支流沿岸。(難度:中等)

    3)指出影響上述城市分布的條件。(難度:較難)

    有利條件:

    A.地形平坦,為城市提供建設用地;

    B

    C

    不利條件

    [答案] 1)河流;(2)閩江;(3)有利條件:B.河流流經城市,為其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C. 河流運輸便利;不利條件:位于河流沿岸,洪澇多發。

    [說明] 該題考查的課程標準涉及“運用地形圖說明某地區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題目考查的是地圖知識、區域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對城市分布的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人地協調、因地制宜的觀念。第(1)小題考查的技能與能力是獲取該區域城市分布等相關信息及歸納能力;第(2)小題考查的是運用第(1)小題歸納得出的結論對福建省主要城市分布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第(3)小題考查的能力是綜合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題目創設了以探究活動的形式呈現圖文情境,根據題目的問題,分析得出結論。

    責任編輯:蘇仕穎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2025年河南新高考時間確定
  2. 黑龍江省高考實行“3+1+2”模式
  3.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數線公布!成績查詢入口: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習近平就伊朗發生嚴重爆炸事件向伊朗總統 趙樂際同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列席代表座談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安全 王滬寧主持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国产视频一二三|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污污网站免费入口链接|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天天舔天天射天天干|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tube8最近日本护士|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大乳女人做受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级片|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国产亚洲精品91| 四虎最新紧急更新地址| 国内自产拍自a免费毛片| 一级免费黄色大片|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澳门a毛片免费观看| 动漫毛片在线观看|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王爷晚上含奶h嗯额嗯| 午夜福利啪啪片|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产小视频91|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