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
一、考試性質
初中地理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終結性省級考試,目的是全面、準確地反映初中畢業生是否達到《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規定的學業水平。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二、命題依據
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指導,以《2015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地理)》為依據,結合初中地理教學實際進行命題。
三、命題原則
1.導向性原則。堅持以學生為本,立足基礎,注重能力培養,做到區域性、綜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實踐性的統一,正確發揮考試的導向功能,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推動初中學校全面實施新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基礎性原則。突出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學科基本思想和學習方法的考核,考查初步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難易適當,不出偏題和怪題。
3.科學性原則。試題設計必須與考試大綱要求相一致,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試卷結構合理,內容科學嚴謹,文字簡潔、規范,答案準確合理。
四、考試范圍
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
五、內容目標
(一)目標要求
1.知識考核目標與要求
知識目標 |
具體測試要求 |
了解
|
要求對所列地理基礎知識的含義及其相關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認識,知道這一知識是什么,并能(或會)在有關的問題中識別它。 |
理解 |
對所學的地理基礎知識、地理事物及現象有正確的理會,能夠解釋、舉例或變形、推斷,并能利用知識解決(如解釋或說明)問題。 |
應用
|
將所學的地理概念、原理運用于新情境中,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系等。 |
2.技能與能力考核目標與要求
技能與能力目標 |
具體測試要求 |
掌握和運用地理基本技能、方法 |
能夠閱讀和運用圖表獲取地理信息;利用文字和繪制的圖表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初步掌握所要求的地理實驗、觀測、調查的基本方法。 |
地理記憶能力 |
對所學地理知識能再認、再現。 |
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
能運用地圖進行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指出或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特點;闡明不同區域差異和區際聯系。 |
地理邏輯思維能力 |
能用判斷、歸納、比較、概括、分析等方法有邏輯地解答問題。 |
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
能發現問題,運用有關的知識和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 |
3.情感態度價值觀考核目標與要求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
具體測試要求 |
認同 |
學生完成由“知”到“信”的轉化。在測試中表現為能夠表達感受、態度,并進行價值判斷等。 |
領悟 |
具有穩定態度、一致行為和個性化的觀念等。在測試中表現為能結合實例運用正確的信念、價值觀分析材料,得出結論,并且能做到舉一反三地加以應用。 |
(二)考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