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首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在楚天傳媒大廈啟動。40家全國主流融媒體記者將利用7天時間,走進教育大省——湖北,在尋找匠心,發現高職教育榜樣的同時,聚焦助力湖北高職發展,在全國傳播湖北高職好聲音。
勞動光榮,技能寶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有了巨大發展,但技能型人才缺口卻一直都是個社會痼疾。有數據統計就顯示,我國技能勞動者僅占就業人員的19%,高技能人才的數量不足5%。由此就衍生出種種怪狀,比如能使衛星上天但卻修不了小小馬桶。尤其是經濟新常態語境下,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家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愿望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
發展職業教育,湖北走在前列。就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其就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校生23000余人,“這樣的在校生規模,在全國高職院校中都不多見,甚至超過很多本科院校”。2016年,中國傳媒大學百所示范性高職院校影響力排行榜中,武漢職院的海外媒體搜索量甚至已經排名位居第1位。可以說,在教育大省湖北,職業院校正在成為高素質產業大軍的重要培養基地,成為契合產業升級、發展實體經濟、促進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的中堅力量。
“網風”勁吹,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人才培養實踐上,近年來湖北省高職院校不斷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推進專業設置調整,推進各項教學改革,在小班化培養“精英人才”、融合性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綜合化培養工匠精神人才、對接培養國際化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將這些成效展示出來,對于職教事業發展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而今通過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活動,就能夠尋找匠心,發現高職教育榜樣,將湖北職教發展經驗放大,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促進整個職教事業發展。
“把脈問診”,推動職教事業再上臺階。當前湖北高職院校在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加強學分積累與轉換改革,推進試點現代學徒等方面有較多突破,但仍面臨著一些制約職教發展的現實問題。比如說,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如何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如何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如何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如何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如何對接,都必須與時俱進地精準落實到位。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活動,也能夠達到“把脈問診”之效,推動職教事業再上臺階。
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共筑民族復興中國夢,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不僅需要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更需要現代職業教育培養數以億計的一線技術技能人才。期待通過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活動,能夠營造出崇尚一技之長的良好職業氛圍,為湖北職業院校發展加油鼓勁,也為職業教育發展增添更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