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走出去”,珍惜啟示開動思考
職業教育“走出去”的戰略定位和作用已經非常明確,但并未形成專門的規劃或指導意見,相關工作尤其是費用預算尚未列入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門(如外交、商務、教育、發改、財政、國家“一帶一路”辦公室、國家國際漢語推廣辦公室等)的相關規劃,需要建章立制。
加強頂層設計和工作機制建設。為更好地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工作,應該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職業教育“走出去”的目標、步驟、工作方案、配套政策等等,整合現有的資金和資源渠道形成專項,建立起統一的制度和政策保障體系,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時,為便于工作推動,應建立相關部門參與的聯動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避免工作過程中重復地溝通匯報,確保工作重點和精力放在境外辦學上。
校企合作共同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作為供給方,院校要以企業走出去對人才和技能“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地實施“走出去”,為企業解決難題、提供支撐。而企業的現實需求又為職業院校走出去指引了方向、搭建了平臺、提供了保障。總結近年來經驗教訓不難發現,在缺乏企業的明確需求、缺少企業的外圍支撐的情況下,職業院校“孤軍”走出去很難成功。今后,應形成“企業走到哪里,職業教育就辦到哪里”的工作格局和基本模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關系。
要“走得早、看得準”。職業教育“走出去”不僅要做到與企業“走出去”同步,而且要在此基礎上做到“教育先行”,發揮職業教育在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引領性作用。通過培養大量懂漢語、懂中國企業標準和文化的當地勞動力,為企業更大范圍、更大規模、更好更穩地“走出去”做好鋪墊、營造氛圍、創造條件。同時,應緊緊圍繞他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尤其是支柱產業發展規劃,緊緊圍繞我國企業走進去大有可為的產業、圍繞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的開設專業、招收學生、培養人才,既為他國培養支柱產業的合格建設者,又為我國企業走進去提供人才支撐。
加快提升教學能力和配套能力,倒逼國內職業教育改革。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國職業教育具有優勢。但目前我國職業院校還準備不足:主要是對他國職業教育現狀和法律體系認識不深,未形成直接輸出的教學標準和課程體系,外語教學的能力普遍不足。
為此,我們應一方面加大與“一帶一路”國家政府部門的深入溝通交流,為職業教育合法“走進去”鋪平道路,為學校注冊、中方師資上崗教學、中方特色課程(尤其是應用漢語)納入他國教育大綱、基于援建模式的學校運營管理和經費投入等提供合法保障。另一方面,應以走出去倒逼職業教育改革,加大相關教學能力建設的投入,國內院校要批量培訓他國師資,為職業教育走出去儲備更大量的與我國職教標準接軌的成熟師資。
(作者系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原標題:“走出去”,職教應與企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