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生讓一個節目火了,一個節目讓唐詩宋詞火了。在這追逐熱鬧和流行的浮華背景中,40歲的河北鄉村婦女白茹云傳遞了一份超越詩詞本身、讓人肅然起敬的安靜能量。她讓我們熱淚盈眶的,不是她讀的詩,不是泥土上的文藝追求,不是她的悲情和苦難,而是她咬緊牙關的靈魂,咬牙活著的堅韌。談起自己的重病和艱難治病經歷,她淡定樂觀;說到弟弟的重病時,她卻哭了。她的詩詞素養,是在給重病弟弟讀詩時、自己一個人在醫院里打發孤獨緩解病痛時積累的。
網友的這些留言是發自肺腑的感動,有的說,熱愛生活的樣子真的很美;有的說,詩和田野你都有,真正活出詩意的女子;有的說,這個一定要轉,轉給那些輕松籌款輕松斂財的人看,轉給那些覺得老天就是虧待我的人看,這樣活下去,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詩意;有的說,最敬佩這種生活艱辛但仍有詩和遠方的人。
我并不喜歡人們用詩意去美化她的苦難,家境清貧,病痛折磨,現實沉重,苦難就是苦難,一點兒詩意都沒有。“詮釋了真正的詩意”“把日子過成詩”這種評價,純粹是文藝小清新的無病呻吟,是他者千里之外站在云端的詩化邏輯和雞湯思維。詩是詩,苦難是苦難,白茹云用沙啞的聲音吟誦詩句,并沒有遮蔽她經歷的苦難,只是她咬緊牙關活下去、讓自己多點兒精神支撐的一種方式。在她的生命中,詩并無其他,只是如你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她從容地讀詩,走上電視的舞臺,只是為了讓自己跟平常人的生活一樣,不想別人以“看一個身患重病的人”那樣不正常的眼光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