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各科區分度不高
綜合素質測評成重要分水嶺
今年四川省教育廳陸續發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除了不分文理科外,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都納入了新高考體系,作為升學的依據。現場,四川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張正華對《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進行解讀。張正華表示,實施綜合測評就是為了扭轉“分數論”,由關注“冷冰冰的分數”,到關注“活生生的人”,讓評價體系更加科學。以前雖然有綜合素質評價,但是學生的評價報告大多“千人一面”,對于高校錄取基本不能作參考。
四川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張正華
現在提出的綜合素質測評,突出學生活動事實,學生只負責寫實記錄,學校只負責記錄的真實性,沒有以往的同學互評、老師評價等主觀評價,將評價權交給高校。新的評價重在考察學生的行為表現,且對真實性要求很高,學生在記錄活動時要提供佐證材料、圖片、報道、書面證明等,評價結果將以檔案呈現,用于學校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提提高,以及用于高校招生錄取。張正華表示,未來四川省將建立素質測評管理系統,以后學校、高校招生等可直接提取評價材料。
四川省教育研究所高中室主任董洪丹
關于綜合素質測評的重要性,四川省教育研究所高中室主任董洪丹,從新高考框架構成上進行了分析。董洪丹認為,新高考必考的語數外三科,首先語文考試學生的區分度就不高,數學雖然區分度高,但據教育部透露極有可能降低區分度。學業水平考試僅為合格性考試,區別度不高,在學業水平中自選的3門等級性考試,用等級來記錄成績區分度也不高,因此綜合素質評價就顯得很重要了。
權威解讀2017年高考大綱
將不斷向新高考靠攏
今年10月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了2017年高考大綱修訂的消息,在公布的修訂大綱中,除了英語全部有大的改動。針對2017年考綱,四川省教育研究所高中室副主任段增勇進行了解讀。段增勇認為“2017年將是改革全面推進的一年”,這里的改革指的正是考試招生制度,為何今年修訂了大綱,也是為了逐步與新高考接軌。數學考數學文化,語文取消選考等等,本次修訂的內容與新課標相銜接,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是真正意義上的重建。
四川省教育研究所高中室副主任段增勇
要求各校老師們要深度解讀研究高考綱,它不僅決定今年的考試內容,也反映了考試內容改革的重大趨勢。新高考改革將從2018年的高一新生實施,但真正的新高考將會在這些學生入學的3年后,在這幾年之間,我們還將繼續處于變革之中。新高考傾向于表現性評價,于是教學就需要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