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職場如戰場”,業績考核、人際關系以及工作本身的困難和矛盾,讓很多職場人士壓力陡增。失眠、頭痛、心慌等軀體不適時常發生,失落、急躁、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接踵而至。同濟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劉登華提醒,抑郁焦慮障礙癥已成為一種常見心理障礙,其危害不容小覷。
據中國心理協會有關職場抑郁癥的調查數據顯示,工作場所中的抑郁癥患病率高達2.2%至4.8%,50個人的團隊中就有一到兩名抑郁癥患者,上班族已成為抑郁癥的主高發人群。盡管職場中抑郁癥患病率如此之高,但目前絕大多數職場人對抑郁焦慮癥障礙還停留在情緒層面上,認為只是情緒出了問題而并非是一種疾病,更不會刻意去治療;在已知患有抑郁癥的人中80%患者選擇隱瞞病情;也有很多人認為,抑郁癥對工作的影響應該排在腦血管、心臟病之后。
劉登華指出,實際上,抑郁焦慮障礙對人體的危害包括情感、軀體與認知三個方面:情緒低落、抑郁悲觀、焦慮、自責,嚴重者甚至產生自殺想法等;軀體影響包括疲勞、食欲減退、失眠、頭痛等;認知方面,包括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集中、反應遲鈍、眼手協調及思維遲緩等。數據顯示,抑郁癥發作期間,會有超過一半的患者注意力集中困難,37%的患者出現健忘,36%的人表現出猶豫不決,著實不能小看了抑郁癥的破壞力,其已成為造成工作效率低的最重要誘因。
如何遠離抑郁癥?做好事前預防與日常情緒管理至關重要。劉登華建議,合理膳食、適當休息和堅持運動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益于身心健康,對預防抑郁癥也具有良好的效果。一旦患有抑郁焦慮障礙,應積極就醫、及時診斷,盡早進行心身干預和藥物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在藥物選擇和使用上,嚴格按照指南規范使用抗抑郁劑,選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方便停藥的藥物。對職場人士而言,可考慮選擇嗜睡不良反應少,對認知影響小的抗抑郁劑,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