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傅毓峰畢業于福建工程學院建筑學專業,大二時,他就結合專業知識創業,成立了空間設計工作室。如今,他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展創新,成立文化創意公司,為企業量身打造文化故事,把故事用影視的方式表達出來,再通過網絡媒體、自媒體等平臺個性化植入商業廣告,以此開發“文化創意+影視傳媒+品牌策劃+微媒體”的商業市場。
創辦空間設計工作室
參與校園景觀提升設計
傅毓峰在校所學的專業是建筑學。大學五年時間里,他不僅斬獲國際大獎,還在和老師們的合作中得到認可。2013年,大學四年級的傅毓峰創辦了幽聞空間設計工作室,負責空間設計,室內裝修設計,文創產品設計等。他們設計了泉州清水巖景區的手繪明信片、武夷山景區手繪地圖等等。
傅毓峰帶領團隊參與了校園景觀文化的提升設計,團隊成員對校史文化潛心研究,并利用專業知識在空間上植入中國傳統園林文化,設計了校園的三山兩島,并設計了貼近大學生現代生活的學生文化劇場、鄒韜奮廣場、林紓文化長廊等。
策劃攝影展覽
空間設計引共鳴
除了校園景觀提升設計受到矚目外,傅毓峰在空間設計這項主打業務上也有自己的獨特理念。2014年913福建汽車音樂調頻“紅坊雙月藝術展”中“城shi-東街口天橋攝影展”,他作為策展執行人,從“shi”這個字聯想,將東街口天橋作為城市的視角,通過攝影展講述了城市變遷的歷史、消逝的文化以及城市的發展進行時。
“攝影展本身體現出策展人的一種人文情懷。”對傅毓峰來說,策展是空間設計的最好詮釋。他向記者解釋,空間設計是一種跨界的做法,它將建筑學的理念和廣告策劃以及人文理念融入其中,把社會和市場等各方面的資源整合到一起,共同為展覽的主題服務。那一次的空間設計成果引起許多看展者的共鳴,也讓傅毓峰的工作室受到關注。
之后,東百集團、三坊七巷管委會等都邀請傅毓峰洽談業務,但他希望在創業路上有更廣闊的視野。2014年7月,他離開福州,到上海一家國際建筑設計師事務所工作。
投身文化創意產業
打造企業新模式
上海的文化氛圍、國際視野、專業水準讓傅毓峰大開眼界,一年多的時間里,傅毓峰的思維發生了變化,他覺得文化創意產業生氣勃勃,回到福州,他將工作室的空間設計服務轉型升級,打造新模式。
“我們的服務致力于深挖每位客戶的專屬需求,把構思、策劃、完善、執行,都做成創意碰撞、文化提升的過程。”傅毓峰說。他計劃為企業量身打造企業文化故事,把故事用影視的方式表達出來,再通過網絡媒體、自媒體等平臺個性化植入商業廣告,以此開發“文化創意+影視傳媒+品牌策劃+微媒體”的商業市場。
在前期準備過程中,團隊遇到了不少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傅毓峰說,希望有興趣的企業可以加入,大家一同把項目做深做足,共同為文化創意產業添磚加瓦。(記者 羅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