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父母日均親子時間不足五小時
兩成父母不愿將孩子送入托育機構
無處安放的0至3歲兒童
兩周前,王女士剛剛辦理了辭職手續。距離下一份工作的報到日還有一段時間,她想給自己放個假。然而在打電話告知家人自己的決定時,她才意識到,對于作為新生兒母親的職業女性來說,假期幾乎是不存在的。
接電話的是王女士的父親,在聽到女兒已經辭職可以休息一段時間后,激動地告訴老伴兒:“她辭職了!我們出去旅游吧!周末就走……不!明天就走!”王女士一時錯愕,繼而聽到母親的聲音也遠遠傳來:“出國是來不及了,就國內玩玩吧!”在嬰兒咿咿呀呀的“伴奏”聲中,父母愉快地討論起旅行目的地來,最后還沒忘叮囑她一句:“沒事兒(的話),你就趕緊回來帶孩子吧!我們得去看看行程。”
王女士無奈,只得婉拒同事們聚餐的邀請,回家“接手”原本由父母幫帶的寶寶。丈夫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被寶寶抓得頭發蓬亂的王女士忍不住向丈夫傾訴父母“玩”心似箭的決定。誰知丈夫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她的“假期”上,心不在焉地安撫說:“好,好,能休假也好,有你帶孩子,我和老人都放心……哦,對了,下周我要出差兩天,回來給你和寶寶帶禮物!”
轉天一早,從寶寶出生開始就承擔了大部分養育工作的老人匆匆趕往機場,甚至沒有在確定行程后再次告知她。期待已久的“工作空窗期”就這樣被爬爬墊、紙尿片、寶寶餐等等填充得滿滿當當。王女士從早忙到晚,渾渾噩噩地過了好幾天之后才突然醒悟:曾經積極要求照顧寶寶的父母其實早已經累了,連周末能搭把手的丈夫也適應不了圍著寶寶轉的日子。家長們心有余而力不足,單獨面對養育孩子這一任務時,每件小事都堪稱“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受訪家庭畫像
本期“今晚調查”關注0至3歲兒童的托育早教問題,調查由本市河東區向陽街道黨工委發起,共發放問卷354份。在全部受訪家庭的0至3歲嬰幼兒中,男寶占53.4%,女寶占46.6%,基本持平;獨生子女家庭占78.2%,非獨生子女家庭占21.8%;家庭結構為三代同堂的占50.8%,三口之家占46.9%,單親家庭占2.3%。
受訪者(或配偶)生育孩子時年齡在20至24歲的占8.5%,25至28歲的占35.0%,29至35歲的占48.6%,36至40歲的占7.3%,41歲以上的僅占0.6%。有83.9%的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過半數家庭的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
受照料幼兒 家長力不從心
本次調查發現,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作為主要照料人的兒童,占比高達69.7%,僅有28.2%的0至3歲兒童在白天由父母負責照顧;而在工作日平均每天照料、陪伴孩子的時間能夠超過5小時的父母,更是只有18%。
談及在家庭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51.7%的父母認為自己工作太忙、照顧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35.3%的家長在教育觀念方面與長輩存在沖突,26.6%的家長覺得自己對嬰幼兒的發展特點不夠了解。年輕父母們對于孩子養育的現狀并不滿意,但又迫于現實因素和壓力,找不到更好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