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逼的是一種堅持
樂壇天王周杰倫做客《魯豫有約》,曾坦言,自個學琴是被逼的。一開端他學的是畫畫,但玩性大,水平久未出息,很快便扔掉了。后來他改學鋼琴。為了避免兒子重蹈覆轍,每逢他練琴時,媽媽就拿著棍子站在后邊,為此,一站即是五六年……節目中,周杰倫說,要是沒有媽媽當年的逼,就不會有今日的自個。
身為爸爸媽媽的咱們都知道,孩子是“喜新厭舊”的典型。一個玩具,到了孩子手上,喜愛的時刻不會超過三天。為何會這么?由于小孩好奇心強,求知欲也大,一旦了解了一件東西,熱度很快會不見。但學習一項技術,除了喜好,更主要的是堅持,而爸爸媽媽的逼,就在于引導孩子懂得堅持。
有這么一道考題:假如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重復測驗100次,最少成功1次的概率會是多少?備選答案有:10%、23%、38%、63%。成果,大多人選了10%,少量人選23%,極個別選38%,63%簡直無人問津。但是,正確答案恰是:假如成功率是1%,意味著失敗率是99%,按重復測驗100次計算,失敗率即是99%的100次方,約等于37%,最后成功率應是100%減去37%,即63%。
一件事,重復測驗與堅持,它的成功率竟能由1%上升到63%。可見,孩子在學藝過程中,遇到犯懶等一些無能為力的艱難時,引導孩子不扔掉、不扔掉,自始自終地堅持下去——爸爸媽媽這種“逼”,是協助孩子讓愿望照進實際的必修課。
02、逼的是一種潛力
或許許多人以為,沒天分,你怎樣逼也沒用。暫不說天分,在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寫東西沒靈感,你再逼我也寫不出來!”真寫不出來嗎?古代,有個敲鼓催詩的文人游戲。一群文人喝酒,隨意拋出個詩的標題,開端打鼓。起先,鼓聲緩慢有序,接著越來越快,那些本來一兩個月都沒能作出一句詩的人,在抓耳撓腮中,頓時詩如泉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