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面前也能表現的落落大方呢?
1.了解孩子的個性,不施加壓力
有些家長看到別的孩子很出眾,見誰都熱情,也希望自家的孩子能這樣,但是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是不太一樣的,有些寶寶能“自來熟”,有些則會相對比較慢熱一些,他會先用自己的小眼睛去認識這個世界及周圍的人,這是他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認知水平提高的一個表現,所以,家長不要急于給他施加壓力,不顧孩子的感受硬是讓孩子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這樣反而會讓他更加害怕再接觸這種場合,父母需要做的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穩定、舒適的社交環境,給他一些時間來緩沖,當他感覺這種社交場合是安全、沒有壓力時,就會很樂意地表現自己。
2.讓孩子走出家庭封閉式的“小天地”,擴大孩子的交往范圍
父母在日常養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多跟人接觸,比如,家里來客人時,可以讓孩子出來一起招待客人,平時多帶孩子出去串串門,讓他多跟其他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逐漸擴大社交圈子,見多識廣了,自然慢慢就沒那么怯生了。
3.給孩子多一些鼓勵,不要給他“貼標簽”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在人前表現得比較內斂時,就會當著客人的面說:“這孩子在生人面前就是這樣,比較怕羞。”這表面上是給孩子解圍了,實際上是給了孩子一種消極的暗示,讓他更加不喜歡在生人面前說話了,所以要切忌給孩子“貼標簽”,父母需要做的是多給予鼓勵,讓他勇敢地跟人打招呼、說說話,只要他在生人面前表現得稍微有一些進步了,都要及時地表揚他,以增強他的自信心。
4.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社交榜樣
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很多時候孩子的處事風格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父母需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社交的榜樣,為人處事要落落大方,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就會受到父母這種積極的影響,變得大方出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