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學院簡介
莆田學院位于福建東南沿海、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故鄉、著名僑鄉——莆田市。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由福建省政府領導和管理,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學校由原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范學校合并組建而成。2013年10月,仙游師范學校并入莆田學院。
莆田學院校徽
據 2014年4月官網顯示,校園占地面積1666.8畝,校舍建筑面45.4萬平方米,新校區規劃占地3100畝;固定資產總值6.87億元(不含附屬醫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1.4億元,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300多萬冊。設有17個二級學院和36個本科專業,本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醫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學校面向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13000 人 。
學校地址
莆田市城廂區學園中街1133號(351100)
學校前身
原為興化職業大學和莆田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興化職業大學和莆田師范大專班,創辦于1985年1月,初址借用涵江區黃霞坡駐軍營房。時莆田市政府成立興化職業大學建校籌備小組,同年1月,省教育局批設莆田師范大專班,寄托在興化職業大學管理。同年3月,學校正式開學。開設師專中文、英語、地理、生物專業,招收166名學生入學;開設職專文秘、英語專業,招收100名學生入學。生源來自省內閩南地區10余縣。
1986年擇定城廂區梅峰街太平山為校址,興建校舍。1987年秋季,遷至太平山新校舍。并相繼成立中共委員會、共青團委員會。同年,成立興化大學教育基金會,林文豪任董事長。
1988年,增設職大財會專業,1989年增設職大裝潢美術專業,并逐漸擴大學校建設規模。先后興建教學樓1幢、膳廳1幢、學生宿舍2幢、圖書館1幢、教師集資房樓1座,擴充實驗室設備,舉辦興大復合肥廠1所。
1991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準,興化職業大學、莆田師范大專班,省電大莆田分班、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合并,定稱莆田高等專科學校,校址以原興化職業大學為校址。
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英國人雷騰于莆田縣城內半門街設興化圣教醫院附屬看護訓練班。民國4年,興化圣教醫院附屬看護學堂改稱莆田圣路加醫院附屬看護學校。民國7年,圣路加醫院于莆田縣城北門街設產科學校。民國26年,圣路加醫院附屬看護、產科兩校合并,稱莆田縣私立圣路加高級助產護士職業學校,校址仍在城內北門街。1952年,莆田縣人民政府奉令接辦私立圣路加高級護士助產職業學校,并改稱莆田衛生學校。1969年,莆田衛生學校停辦。1979年,復辦莆田衛生學校,改稱莆田地區莆田衛生學校。1982年改稱福建省婦幼衛生學校。1995年在原福建省婦幼衛生學校基礎上組建而成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
原莆田華僑體育師范學校
1979年,于城廂設莆田地區師范學校莆田分校。1984年,莆田地區師范學校莆田分校改辦為莆田華僑師范學校,遷址城廂區下磨村 旗盤山。1993年6月,更名為莆田華僑體育師范學校。
原仙游師范學校
仙游師范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由金石山書院改辦的官立金石小學堂。1950年,仙游縣政府奉令接辦省立仙游師范學校。1969年,仙游師范學校停辦。1972年,仙游師范復辦,改稱莆田地區師范學校。1982年莆田地區師范學校改稱福建省仙游師范學校。
合并建校
2002年3月興化職業大學、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福建高級婦幼衛生學校、莆田高等專科學校、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莆田華僑體育師范學校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合并升格為莆田學院。2013年10月,仙游師范學校并入莆田學院。
院系專業
據2014年4月官網顯示,學校設有莆田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莆田學院外國語學院、莆田學院數學學院、莆田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莆田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莆田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莆田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莆田學院工藝美術學院、莆田學院音樂學院、莆田學院體育學院、莆田學院管理學院、莆田學院商學院、莆田學院基礎醫學院、莆田學院護理學院、莆田學院藥學與醫學技術學院、莆田學院附屬臨床學院、莆田學院基礎教育學院等17個二級學院。
開設有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新聞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英語、日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應用化學、生物技術、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音樂學、工藝美術、美術學、體育教育、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財務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旅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醫學影像技術等36個本科專業。
師資建設
據2014年4月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專任教師794人,其中正高職稱77人,副高職稱23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472人 。
林元培,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橋梁大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資深總工程師,2010年11月 聘于莆田學院,成為莆田學院的客座教授。
學科建設
據2014年4月官網顯示,學校共有省級重點建設學科6個[1] 。
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基礎數學、生態環境、護理學、生物工程、機械工程、工商管理
文化傳統學校標識
學校精神
艱苦奮斗 自強不息
校訓
厚德、博學、慎思、篤行
厚德:詞出自《周易·坤卦》。詞義即推崇、重視美好的道德。
博學:詞出自《論語·子張》。詞義即廣泛地學習,獲取廣博的知識。
慎思:詞出自《禮記·中庸》。詞義即用心思考,審慎求真。
篤行:詞出自《禮記·中庸》。詞義即行為淳厚,純正踏實。
校歌
(女)湄洲灣畔碧波蕩漾,芳名湖邊翰墨飄香,新興的學府騰飛在靈秀的蘭水壺山。
(男)赤子情深,助學興邦,人才薈萃,學科多元。
(合)厚德博學,慎思篤行,春風化雨,桃李芬芳。啊,莆田學院你是傳播真理的殿堂,啊,莆田學院你是放飛希望的樂園。今天我們相聚在媽祖故鄉,蓄積飛翔的力量;明天我們奔向四面八方抒寫輝煌的篇章,啊,的篇章 。
社團組織
據2014年4月官網顯示,學校建有學生黨、團校以及90多個學生社團協會,定期舉辦科技節、藝術節,開展多種形式的自我教育和文化體育活動。
學生團體聯合會(簡稱學聯): 是莆田學院團委學生會里的一個具體負責全校近百個學生社團工作,對各院系學生社團的工作,予以指導,監督和管理的學生組織。學聯每學年舉辦一屆“社團巡禮周”,評選“優秀社團”、“優秀社團工作單位” 。
校級協會: 籃球協會、足球協會、大學生讀者協會、閩臺文化研究協會、心理健康發展協會
莆田學院學生會: 是由校黨委領導,在校團委的指導下的校級學生組織。設立組織部、秘書處、記者團、學生團體聯合會、勤工助學中心、青年志愿者中心、外聯部、女生部、學習部、權益部、文娛部、體育部、宣傳部13個部門。舉辦了職場面試大賽、校園書法大賽 、校園混合排球賽、女子三人籃球賽、服裝設計暨模特大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大學生辯論賽、校園飲食文化節、圣誕派對、社團巡禮周、學生論壇《月月壇》等一系列校園活動[22] 。
學院貼吧: 莆院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