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萬泰滄海公司位于海滄廈門生物醫藥港的一間生產車間里,世界上第一支戊肝疫苗在密封的容器里完成組裝,機器正在把一排排的玻璃瓶子送到架子上進行封裝……
前天,廈門大學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也開始了——當天,廈大黨委書記張彥、校長朱崇實帶隊,把中心組學習,從校內的會議室搬到校外企業和生產車間。
萬泰滄海及萬泰凱瑞公司戊肝疫苗生產線。 (本組圖/本報記者 姚凡 攝)
▲廈大黨委中心組(擴大)考察翔安校區的分子疫苗學和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廈大黨委中心組(擴大)考察企業生產車間。
中心組(擴大)成員來自廈大各院系,足足裝了兩輛大巴車,從早上八點出發,晚上八點才回到學校。除了最后的座談會,大家主要跑了位于廈門市的四家企業,它們有的是孵化廈大科技成果的基地,譬如萬泰滄海及萬泰凱瑞公司、金達威集團;有的充當著廈大實驗室科研成果和實際運用的“二傳手”,譬如廈大海西工研院通信工程中心;有的是廈大校友企業,譬如美亞柏科——這家國內電子數據取證的龍頭企業,是由廈大校友創辦的,現在公司高層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廈大。
萬泰滄海是其中一站。萬泰滄海生產的戊肝疫苗,是廈大科研人員花費14年時間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
它們的合作從2000年就開始了。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廈大教授張軍形容這種產學研的合作機制時說,我們在實驗室研制出成果后,就好像有另一只手接過去,把它轉化成為可用的產品。
戊肝疫苗在2012年獲準上市,成為世界上第一支戊肝疫苗。
距離萬泰滄海不遠處的金達威集團,有個食品營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這家企業和廈大化學化工學院共同組建的。廈大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盧英華當日在金達威集團以主人的身份接待了“娘家人”,這位廈大教授每周都要抽時間到位于海滄的技術中心上班。
盧英華說,企業會把他們在生產中遇到的一些相關技術難題提交給我們,我們在實驗室找到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再送到這里的工程中心進一步驗證。
他說,企業有相當厲害的營銷手段,這些是大學教授所不擅長的。他形容產學研合作是:各擅其美,美美與共。
朱崇實說,我們把院長、教授們帶到現場,為的是看看在廈門經濟社會發展中,大學發揮作用的天地有多寬;看看外面對大學的需求,科學家能做些什么貢獻,要怎么做出更大的貢獻。
校方表示,這次中心組學習也是廈大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的一個具體行動,即透過這些企業,來尋找大學創新和創業的途徑。
張彥說,創新和創業教育,要和廈大“雙一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結合起來。
他說,過去我們只講科研成果的水平,但是,現在要更多地尋求價值水平,即有沒有創新,有沒有實現對社會的貢獻。
張彥說,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是否能給社會帶去實際貢獻,是廈大的追求。
【相關】
廈大將籌辦
兩所學院
廈大前日還透露,該校近期將重點籌辦華為研究院和廈門大學微電子學院,以便為廈門市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廈大華為研究院:校方透露,正在和華為研討成立華為研究院,研究如何將新材料應用到通訊領域。
廈大微電子學院:廈大將和臺灣交通大學聯合成立廈大微電子學院,為廈門市微電子發展提供優秀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
臺灣交通大學在臺灣半導體發展中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
【鏈接】
您可能沒有意識到,在你我的生活中,就有廈大科學家的貢獻。今天,我們為您介紹其中的幾項。
廈大科研項目“開花結果”
世界上過半輔酶Q10由廈門金達威造
很多從美國回來的中國人,都會帶回一種保健品——輔酶Q10軟膠囊。總部位于海滄的金達威集團前日介紹說,實際上,這種輔酶Q10,一半以上產自廈門金達威。
金達威集團的重要技術支撐之一,就是廈大科學家。
據介紹,金達威集團提供了半數以上的全球市場輔酶Q10原料藥,是全世界輔酶Q10的最大生產企業。輔酶Q10能激活人體細胞和細胞能量的營養,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氧化、延緩衰老和增強人體活力等功能。
廈大教授盧英華說,金達威集團的發展,得到了廈大有力的技術支持。2010年,金達威集團和廈大化學化工學院成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金達威集團的另一個拳頭產品DHA,類似過去的魚肝油,也得益于廈大教授研發的先進的海洋微藻發酵技術,使得金達威的產品更富市場競爭力。
艾滋病診斷試劑盒遠銷世界
廈大造的艾滋病診斷試劑盒已遠銷世界。
2008年,位于廈大的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萬泰滄海合作研制的艾滋病抗體診斷試劑,成為我國第一個獲得歐盟CE認證的血液篩查產品,實現國產試劑出口歐洲發達國家的突破;2015年,這一試劑盒還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認證,進入WHO全球采購系統。
廈大造的艾滋病診斷試劑盒之所以能遠銷世界,張軍說,這是因為廈大造的艾滋病診斷試劑,經過不斷完善,其準確性有了很大提高。
第二代宮頸癌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近日,葛蘭素史克宣布其生產的“希瑞適”(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可預防宮頸癌)獲得中國食藥監總局的上市許可,將于明年初在中國正式上市。事實上,由廈大研制的宮頸癌疫苗,最快也可以在明年投放市場。
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軍說,它的效果和葛蘭素史克是一樣的,但價格比葛蘭素史克便宜多了。
2003年,廈門大學科研團隊與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始啟動宮頸癌疫苗的研發,并于2007年完成研發,2011年正式啟動臨床試驗,是國內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宮頸癌疫苗。目前,疫苗正在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尾聲階段。
按以往的流程,“廈大造”的宮頸癌疫苗上市還將等待兩年的時間,不過,今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關于宮頸癌疫苗的新實驗技術規范,按照這套規范,并不需要兩年的等待。張軍說,團隊正積極與國家食藥監總局溝通,“如果能采用WHO推薦的規范,那么疫苗最快將于今年申報上市。”
張軍還透露,在第一代宮頸癌疫苗進入第Ⅲ期臨床的同時,廈大研制的第二代宮頸癌疫苗也已于2015年申報了臨床試驗,它和葛蘭素史克等這類第一代宮頸癌疫苗不同的是,第二代宮頸癌疫苗能預防90%的癌變,第一代只能阻擋75%的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