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共處
對田淵棟的這個問題,可能不只是佳佳需要思考。機器人究竟會有什么樣的身份認同?
田淵棟曾在臉書公司做過人工智能下圍棋的項目,涉及“人機對戰”。他說,今后不管在哪個游戲上,計算機都最終會超過人類,但是很多時候計算機在某個方面戰勝人類后,人類馬上就站到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問題,“所以目前看來,計算機就算再厲害,也沒辦法在某些方面完全取代人類”。
但就算人類不像一些科幻作品中那樣會被機器人打敗,而是能一直壓制機器人,那像佳佳這樣高度逼真的機器人如果受到虐待又會不會引起爭議呢?塞爾曼教授就表示,“我確實相信未來會有機器人權”,這樣才能“讓雙方和諧共處”。
對于未來的情況,陳小平教授的機器人實驗室中一位90后研究生陳張也許更有發言權。陳張說,等他到了“老陳”現在的年齡,希望看到的機器人是動畫片《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那樣,跟人類是好朋友。他不希望看到像近來熱播的人工智能主題美劇《西部世界》中那樣,機器人只是富人的玩偶,還因壓迫而產生反抗意識。
要避免那種程度的“人機對戰”,或許就應該從此次的“人機對話”開始,讓人們通過相互問答去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從而使人機雙方一步步走向和諧共處。(執筆記者:黃堃;參與記者:楊駿、彭茜、郭爽、林小春、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