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能寫出什么水平的作文?上一年級不滿7周歲的他就寫出了“我不感謝媽媽”的詩,歷數媽媽逼著他刻苦學習,對他嚴厲管教,“逼我寫練習冊”、“每天給我出卷紙”、“每天讓我寫生字”,但最后神轉折出現了……
5歲時認識2000多個字
昨日,記者聯系到了神轉折詩作的作者——沈陽市實驗學校中海城小學二年級一班的楊錦麟,今年不滿8歲的楊錦麟說:“我將來要當科學家,可不是詩人。”
楊錦麟的媽媽陳萍女士是大學老師,平時注重孩子語文教育。錦麟在5歲時就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小牛頓科學館》就看了200多本,還有《不一樣的卡梅利多》等兒童書籍,四大名著等經典的兒童版也都翻過。在錦麟的書架上,有多本“大字注音多圖提示、我的第一本口頭作文書:說說事、說說物、說說景、編故事”,還有小學生想象作文、話題作文、分類作文等。陳女士說:“孩子看得書真的很多,但我們不想讓他看太多了,因為他已經戴近視鏡了,已經200度了。”
“我們不但讓他認字看書,還鼓勵他寫字,把知道的和想到的寫出來,注重聽說讀寫的銜接。”陳女士介紹:孩子寫幾個字詞容易,要想寫整段的話比較難,尤其是描述整個事情的過程就更難了。剛上一年級,媽媽讓錦麟嘗試寫作文,在一次榨果汁時,媽媽引導孩子參與和觀察,把橙子帶著皮放進榨汁機里,喝了帶皮的橙汁后,在2017年3月4日的日記里,錦麟寫了第一篇作文《榨果汁》:我們還嘗了帶皮的橙汁,特別的苦,媽媽不相信,非要試試,結果,媽媽喝完后,媽媽也苦的吐了。媽媽說:以后再也不榨帶皮的橙汁了。
陳女士保留著《榨果汁》的原件,一年前錦麟的字跡比現在稚嫩得多,字體大小不一,歪歪斜斜在田字格里亂竄,標點符號下筆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