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有一位退休教師年逾八旬,卻依然冬日冒著嚴寒,夏日頂著酷暑去給孩子們上課教琴,不熟悉他的人以為他這么大歲數還要為“錢”奔波,事實上這位老人是在常年義務給上不起樂器興趣班的困難家庭孩子教授鋼琴、手風琴、電子琴,這位老人叫張連友,他說不想讓音樂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是“奢侈品”。
退休后的幾十年間,張連友老人教了將近200個孩子,這些孩子有的考上了清華大學,有的早早開始工作,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即便已經從張老師那“畢業”了,他們始終都惦記著這位帶他們走上音樂道路的老人,每逢佳節必致問候。
張連友老人在為孩子安排課程表。遼沈晚報 圖
父親一車白菜
換來一把舊手風琴
張連友老人出生于1936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對音樂的愛好就是與生俱來的。在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喜歡那些能發出“樂聲”的東西,并曾不斷嘗試著自己制作:“我小時候曾經用竹子扎眼想做出笛子,還專門去河里抓魚,弄出魚皮來,然后用蠟紙和竹子,加上我在街上撿的馬尾毛,自己做了一把簡陋的胡琴。”
可能是見孩子癡迷音樂,張連友的父親咬咬牙用一車大白菜給他換來了一把舊手風琴,這是張連友老人童年最高興的事情,幾乎是不離手地帶在身邊琢磨和研究,這臺手風琴也鋪就了他今后的音樂之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