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去世前的某一刻,楊寶德相信,自己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楊寶德資料博導是誰】
那時,導師答應送他出國留學,他興奮地撥通了女友的電話。這位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同遠在北京讀博的女友吳夢商量:兩人都申請公派去美國留學一年,等回國后他們就結婚。
然而,一周后的圣誕節,這位29歲的博士生走向了死亡。2017年12月25日下午,他獨自從學校離開,沒有帶手機和錢包。當天夜晚,他在灞河溺亡,警方認定,沒有證據表明系刑事案件。西交在讀博士楊寶德溺亡事件始末最新消息 西安交大回應全文
對于楊寶德身邊絕大多數親友來說,一切發生得毫無征兆。
楊寶德是家中唯一一個大學生。他來自湖北農村,父母在外地打雜工,家中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因為知道家里負擔重,從讀大學起,除了學費外,他基本沒找家里要過錢。本科時,他還在宿舍開過小賣部,給人修過電腦,暑假做過銷售。考上研究生后,同學在食堂碰見他,總是看見他吃3塊5一碗的面條。
中考成績優秀的他,放棄了公立高中,選擇了一所免除學雜費的私立中學。在家人看來,這也導致他高考成績不理想,只考上三本。
讀本科時,他最重要的目標便是考研,去一個更好的學校。為此從大三下學期開始,他和女友每天在圖書館約會。
讀研后,楊寶德將大部分精力轉到科研上,他希望日后成為一名高校教師。碩士兩年,他共發了3篇論文,其中一篇還是SCI論文。
研二時,楊寶德申請了碩轉博。在沒有博導資格的碩士導師推薦下,楊寶德博士期間換了導師,成為一位周姓教授的學生。記者查詢西安交大學位論文發現,楊寶德是周教授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
但自從換了導師后,楊寶德的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停滯。讀博一年半,他只發了一篇論文,而且用的還是碩士期間的實驗成果。由于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并非周教授,并未達到畢業規定的要求。他曾跟女友提起,下個學期,博士生中期考核將至,必須要拿出一些前期研究成果。
在科研無果之際,他曾對之前的碩士生導師發長短信,“自從轉了導師,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來性格并不開朗的我開始變得沉默抑郁。本來就不善于與人打交道的我開始變得恨不得每天誰也不見。我不會拒絕人,基本上老師讓我干的所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對于科研我抓不住重點,總在取舍之間搖擺不定。我喜歡幫助人,基本別人開口了需要幫忙的不需要幫忙的我都幫了,這導致我很大一部分時間在做無用功。得到的是我自己的事一事無成。”
在這條長短信中,他甚至提及自己曾想過輕生。這可能是他對外發出的唯一一個明確的求救訊號。他說道,自己對不起碩導,每次看見碩導和他的車,都會躲著走。
但在他的手機里,家人沒有找到導師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