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清退學回家研究數學。(周奕婷供圖)
“成果”被弟媳付之一炬
癡迷鉆研數學,前有成功者。
陳景潤大學畢業后,一度因口齒不清被拒絕上講臺授課,只可批改作業。后來,他被“停職回鄉養病”,調回廈門大學任資料員。
那時,他蝸居6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紙,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他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一步之遙的輝煌。
陳景潤的故事,激勵了一代人。劉漢清就是其中一位。“那個年代,流行理想,流行為祖國、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斗。我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和老師就是這么教育我們的。”劉漢清說。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戴南鎮雙沐村見到劉漢清時,他正坐在自己的小屋中,無所事事。盡管已經54歲,除了憔悴一點,他看上去也就40多歲,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頭發很隨意的梳著,衣服干干凈凈。
最特別的是那雙手,白白凈凈,就像20多歲年輕人的手。劉漢清不懂農活,不做家務,“刀耕火種,不算學問。”
劉漢清在新翻修的房子前 楊書源 攝
劉漢清的小屋,掩藏在一堆民居中,但他的房子最老。房子建于他考上大學前一年,也就是1979年。在高中同學籌資為他修葺房屋之前,他的小屋更破舊——泥地、屋漏、窗破,一片狼藉。
劉漢清的房間,維修期間很雜亂。(周奕婷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