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統(tǒng)籌管理、分類指導的管理模式,旨在明確院系是學校的辦學主體、教學科研主體、質量主體,推進學校管理重心下移,權力下放,讓辦學主體和專家學者具有學術行動能力和資源掌控能力,最大程度激發(fā)“院系辦大學”的力量和活力,將學校發(fā)展的牽引力由普通火車的“車頭帶”模式變?yōu)閯榆嚱M“節(jié)節(jié)發(fā)力”的同步同向模式,從而激發(fā)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積極性,釋放開放辦學活力。學校層面主要做好宏觀決策與管理服務,處理關系學校改革發(fā)展的全局性、方向性、戰(zhàn)略性重大事項。教師聘用、科研項目管理、課程設置、資源使用等都授權給院系,使院系在人、財、物管理上擁有更多的自主權。
為深入推進綜合改革,西北大學專門強化了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配置,由兩位校級領導分別擔任辦公室主任、副主任,以便于統(tǒng)一協(xié)調處理改革日常事務,落細抓實改革事項。為使改革穩(wěn)步推進,學校啟動了院系改革試點工作,目前已審議通過了生命科學學院、地質學系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其他院系也在結合實際加緊制定本單位深化改革方案。生命科學學院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主要從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人事制度、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研究生培養(yǎng)、本科教學、國際化建設、實驗辦公用房十個方面進行改革,印發(fā)了一系列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學校將教師職務評審、教師選聘的權力下放生命科學學院,賦予其諸多自主權;地質學系主要從引育世界一流隊伍、培養(yǎng)世界一流學生、產出世界一流成果、建設世界一流平臺、開展世界一流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入推進改革,推出了一攬子辦法舉措。學校同樣將教師入職、研究生招生及指標分配等權力交給了地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