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把全球化、國際化、自主性、實踐性、定制性的時代特點都帶進了教育,從而讓一切教育的資源和時空,全部服從于人才發展這一核心主題。
作為全球范圍內困擾人群的脊椎病以及由此引發的各類并發癥,在未來的解決方案上,正應了愛迪生的預言,需要懂得人體骨架結構并會熟練使用手法或儀器進行調整,在治療過程中添加傳感器與病人進行"互動",實時監測將大大提升數字化的效果,從而實現"智能化",為接入互聯網提供良好的"接口",這就使基于互聯網的治療成為可能。
李克強總理本月21日在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上說,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先后向67個國家和地區派遣2萬多名醫護人員,救治患者達2.6億多人次。今天, "一帶一路"衛生合作以改善人民的健康福祉為宗旨,是政治敏感度低、社會認同度高的合作領域。因此,教育并培養出大批國際化的智慧復合型健康通才,鑄造全球健康業的軟實力,才是現代健康產業的一條根本出路!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關愛生命公益事業辦公室和WHCA健康聯盟國際衛生人才教育學院將與漢唐集團緊密合作,打造國際大健康人才教育的互聯網平臺,以互聯網為工具,用微課、手機課堂等方式來進行名師授課,將成為國際大健康人才培育的強大后盾。
通過WHCA健康聯盟的認證培訓,不僅能培育國際化智慧復合型健康通才,還能根據各國的市場需求,與世界各地的大學及理療康復機構進行聯盟,進行健康人才定制,建立全球范圍內的就業或創業支持體系,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與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