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從來不抱?
不抱她不等于不愛她,讓她學會獨立和勇敢最重要
走在路上,父女一前一后,總保持2米左右距離。快過馬路時,雯雯抓住潘土豐的衣角。走上斑馬線后,雯雯又放手自己走。
整個過程,潘土豐從未牽過雯雯的手或抱過她。“她自己感到不太安全就會牽住我。”潘土豐說:“不過走川藏線時,她和哥哥都不遵守交通規則,被我打了。”
到了肯德基,“我想吃薯條,可以嗎?答應嘛!”反復在父親懷里蹭的雯雯,終于得到潘土豐的10元錢。拿到錢,她立即蹦蹦跳跳去買薯條。自己排隊、付錢、端盤子。吃薯條時,雯雯也塞給父親吃幾根。
從肯德基出來,雯雯被路邊商店吸引。“我想買裙子,老爸。”雯雯又拿出撒嬌本事,又拖又拽,可這次潘土豐理也不理她。1分鐘不到,雯雯松開手,憋著嘴又跟在父親身后。
潘土豐說:“有的孩子一哭鬧,父母什么都答應了。在我們這里,這招不管用。如果她的請求不合理,她要哭鬧我就一邊等著她哭完,事后再給她說道理。多幾次,她就知道適可而止了。”
潘土豐說,最初他會抱著雯雯到處玩,但雯雯1歲多能自己走路后,在外旅游時他就很少抱了。到3歲左右,幾乎沒再抱過。“不抱她不等于不愛她,讓她學會獨立和勇敢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