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的陳盈父親對于看房十分自信,單位里的年輕人一買房,一定會拉著他去看看,“樓層這么低,下面就是垃圾桶,不是臭死你?”“這塊地是洼地,鋼筋這么細,不結實。”“這個戶型不好,假通透,廚衛不對門。”
女兒決定買房后,父親特意在假期里對她進行了看房培訓,但等回到北京,陳盈發現這些統統用不上。但凡看得上的,稍有猶豫就被人搶走了。他們曾看上一間裝修不錯的房源,本著大決定一定要過夜的原則,打算第二天再簽,結果過了一晚,房子已售出。
“我爸媽活到50歲,發現自己的人生經驗在這里根本不適用。”陳盈說,爸媽很傷心,覺得自己的錢賺少了,再多賺一點就能給女兒買個更好一點的。
她有個同學,算是村里的首富,賣掉老家的房子也才湊出30萬元,“你說,這個錢放在北京能干什么呢?”
買房
經過不斷的尋覓、糾結、妥協,陳盈終于在年關將至之前買了一套舊公房,88.9平方米,首付100多萬元。房子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樓道里還保存著可以從樓上倒垃圾的老式管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