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文科考生在文綜學科上的知識結構和框架都已基本形成。在最后備考的10天里,還有哪些知識點可以突破與掌握?答題時應如何掌握時間和規律?針對高考“最后一課”的復習問題,天府早報記者采訪了成都石室中學文廟校區、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三校區的3位文科綜合老師,他們就最后備戰階段給考生給出了細致的復習建議和方向,助力考生取得優異成績。
歷史
關注熱點冷門考點 答題規范做到“三化”
成都外國語學校歷史高級教師、高三歷史備課組組長、文綜備課組組長 鄭運春
在最后備考階段的10天里,歷史學科還有哪些復習小技巧?鄭運春建議,考生們可以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選擇題訓練,保持做題手感。其次,要有針對性的鞏固強化自己薄弱的知識環節,“萬變不離其宗”,對重要的歷史節點要復習到位,“尤其是世紀交替時段的史實會是高頻考點。”他表示,高考題對熱點問題并不回避,“這就要求考生必須關注時事熱點,同時對一些比較冷門的考點也不能忽視,比如科技、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內容。”
此外,在答題過程中,鄭運春還提到清晰整潔的文字表達也特別重要。考生須按照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這“三化”要求來規范作答,通過良好的卷面書寫來取得一定的“印象分”。考試時,要合理安排好答題的時間,“一定不要有留空白的現象,每個題都盡可能去完成。”他特別提醒,考生要重視開放性試題,“有些考生覺得這題有難度就直接放棄,但其實它的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都能拿到一定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