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招生政策有哪些變化?盤點各地高招政策新變化
又是一年高招季。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到975萬人,比去年增加35萬人。新高考背景下,各高校招生政策有何變化?新增哪些招生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又有何亮點?一連串的問題備受考生和家長關注。
記者梳理各高校招生新政發現,與去年相比,一些高校在招生計劃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招生錄取更加嚴格,并新增更加符合國家戰略發展的特色專業。與此同時,大類招生、培養漸成趨勢,對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也更受重視。
1嚴格 多類考生取消加分
嚴格,無疑是今年高考招生的首要關鍵詞。
3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規定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記者梳理發現,禁令之下,今年各地各高校高考招生錄取趨嚴,多類考生取消加分,違紀舞弊懲處力度更大。
北京市進一步規范和調整高考照顧加分政策,從今年起省級優秀學生,獲國家二級運動員以上稱號的考生,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者,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等5類考生不再進行高考加分。
河南省招辦發布了《致全省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生的一封信》,提醒今年1月中旬參加2016級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的考生誠信應考,違紀舞弊被發現,將受到取消考試成績、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并在網上向社會公布其相關信息等嚴肅處理,甚至失去將來被高校錄取的機會。
記者注意到,去年年底,教育部還對高校藝術類專業、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及保送生招生工作進行了部署,教育部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打擊特殊類型招生考試中的“替考”等違規行為。
嚴格背后,也有脈脈溫情。
此前,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實施“國家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進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及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要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向重點高校錄取比例相對較低的省份傾斜。
在取消多類考生加分政策同時,北京市今年增加一項高考照顧政策,公安英模子女報考高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