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我是用教師的方法去當CEO
杭師大給了我的第二個了不起的東西就是把我培養成了一名老師,我經常說,我從來沒學過如何當CEO,我是用教師的方法去當CEO。在我看來,CEO就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教育官,所以我把杭師大所學的當老師的所有的經歷,把自己當老師的經驗帶到了創業中。因為老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職業,也是最偉大的職業。
做老師的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讓你的學生比你更強、比你更好。希望能夠比自己做的一切都要更好。沒有哪個老師希望自己的學生破產,沒有一個老師希望自己的學生出事。我們都希望學生做的比自己好,CEO如果不能像老師一樣用成就他人的思想來做,我覺得不是去幫助員工成功,不是去幫助客戶成功,不是去幫助合作伙伴成功,我相信這家公司就很難成功。
馬云:老師身上的理想主義色彩成就了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很多高管都是老師出身,老師身上有一種理想主義色彩而正是這種理想主義成就了阿里巴巴,能夠讓它成為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四年的師范,六年的老師,這十年的經歷讓我成為了今天的我。我一輩子都記得,也會記住,自己是一個師范生,能夠成為老師是我一輩子最大的榮幸。
其實我覺得,我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當老師,我現在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去大學,期望在那邊去分享。別人可能覺得我講得很多,但是這是我教師的職業病,我也為這職業病感到為之驕傲。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回到學校,不是為當老師而去當老師,而是為了未來而當一個老師,因為我越來越意識到,教育一定會發生巨變。
我在這里想借此機會,多花點時間給我們的母校提一些建議,和大家一起探討。我們正處在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時代,很多人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尤其是擔心就業。
馬云: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教育改革。
教育的變革是未來30年技術革命會演變成社會革命的關鍵,今天就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學也要思考未來的社會需要怎么樣的人才,我們都會碰上麻煩,教出來的大批學生都會找不到工作。
我們每一個學校都需要思考自己以后的方向,因為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是體驗驅動。過去是以制造為中心,未來以創造為中心。過去追求的是標準化、規模化,未來講究的是個性化、特色化。
馬云:過去我們把人變成機器,未來我們把機器變成人。
機器永遠會比人聰明,機器會比人力氣大,機器不需要休息、不怕累、不會生氣,而人類有的智慧是機器永遠無法比的。
數據時代,是我們能夠讓機器更像機器,讓人更加懂得生活,人更像人。人不應該跟機器去爭,誰厲害,誰跑得快,誰智慧,人更不應該跟機器去下圍棋,圍棋是為人設計的,不是人與機器相比的。
所以,我自己這么覺得,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的競爭和想象力的競爭,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是領導力、擔當力、責任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
未來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識,教和育一樣,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學和習是兩個概念,學的是知識,習是嘗試知識、體驗挫折,是一種想象力,是一種文化。教和學是對知識來說,樂和習是對文化來講,機器只有芯片,而人類有偉大的心和愛。面對未來的孩子,智商、情商以外,我們更需要培養愛商。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才不會在變革中被淘汰。未來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養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養學習為機器,也不是一種在流水線上培養的孩子,我們要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