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東莞10月11日電 記者11日從廣東東莞援疆工作隊獲悉,為了幫助東莞對口援助的新疆圖木舒克市發展教育,東莞在幫助當地建設新校舍等硬件設施的同時,也通過信息化教育平臺搭建,派駐援疆老師等方式,幫助當地提升教育“軟件”水平。
圖為圖木舒克市的學生在信息化教室學習 李純 攝
走進地處沙漠邊緣的圖木舒克中學,映入眼簾的是現代化的體育館、圖書館、教學樓,“廣東東莞援建”的標識隨處可見。廣東東莞援建改變的不只是校舍、場館,還有教學領域的創新。
圖為東莞援疆老師為當地學生用心授課 李純 攝
在兵團第三師教育局掛職的東莞援疆干部張建強告訴記者,從新學期開始,該校已經基本普及示范信息化課堂教學,即通過“三通兩平臺”進行教學。圖木舒克中學也是兵團第三師第一家通過“三通兩平臺”進行教學的學校。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學當中突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幫助圖木舒克中學搭建起了“三通兩平臺”后,如何發揮平臺的效應,從而使教育信息化技術能快速全面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這一任務就落到了東莞援疆工作隊的高級數學教師張世權老師身上。
張世權告訴記者,今年2月他隨廣東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進疆,在完成日常教學的同時,他一直琢磨著如何幫助當地通過“三通兩平臺”進行教學。經過一個多月的反復摸索,張世權便首次利用當地政府新建設的電子屏,學生平板電腦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受到師生們的一致好評。
通過援疆老師的帶動,當地信息化教學平臺現已初步建立。在教育教學當中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了當地教育改革,實現教育質量的顯著提升,引領了當地教育向新方向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