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杭州采荷中學的校運動會如期舉行。杭州不少中學,都把每年的運動會,安排在九十月份。采荷中學體育教研組的李娜老師告訴記者,這次學校運動會上,紀錄一個沒破。現在校運動會要破紀錄比較難,一年能有一
9月25日,杭州采荷中學的校運動會如期舉行。
杭州不少中學,都把每年的運動會,安排在九十月份。
采荷中學體育教研組的李娜老師告訴記者,這次學校運動會上,紀錄一個沒破。現在校運動會要破紀錄比較難,一年能有一個新紀錄就不錯了。有些像百米賽跑這樣的紀錄都保持10來年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杭城的中學運動會上,紀錄越來越難打破。有的項目因為各種原因被直接取消,有些紀錄被擱置重新計算。這種現象在全國其他地方的中學也普遍存在,有評論指出,“好日子養不出壯孩子”現象令人擔憂。
但是在一些體育老師看來,雖然現在體育紀錄鮮少能被打破,但也不能簡單歸結為目前學生身體素質就不如以前。
在采訪中,不少學校的體育教學思路也在適應新情況,比如運動會增設團體項目,將以往少數學生的競技運動會,變成全部學生都能參與的趣味運動會。
校體育紀錄一放就是幾十年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中學體育紀錄多年無法打破基本是個普遍現象。
采荷中學體育教研組的李娜老師說,尤其是一些體現爆發力和耐力的項目,成績普遍不如以前。比如百米賽跑,紀錄已經保持10來年了,估計也很難打破。
杭州市第二中學體育教研組組長肖偉正在國外培訓,記者輾轉聯系到他。
他告訴記者,學校的體育紀錄有些確實很難破。杭二中一些校運會紀錄都是上世紀90年代創造的,甚至有1977年的校運會紀錄還保持著。
比如,男子三級跳遠還是1993年時的13米多的校紀錄,男子3000米也是1994年校運會創下的紀錄,鐵餅則還是1981年時的校運會紀錄(這些紀錄也多由體育特長生創造)。
在青春中學,女子跳高的紀錄也是20多年前的,1995年創造的1.52米。而這幾年,女子跳高成績基本在1.2-1.3米左右,差距比較大。
記者了解到,由于部分項目強度大,技術要求高,學生不適應,所以不得不取消。
比如采荷中學就在前年開始取消了1500米長跑項目。
而杭二中在前幾年取消了鐵餅和110米跨欄。而男子3000米長跑也曾取消過。不過去年開始又重新開設,但是不再分年級,也就是高一到高三一起參與。同時開設的還有女子2000米長跑,同樣不分年級。
記者了解到,除了一些項目調整之外,有的學校甚至不得不把往年太夸張的紀錄擱置,重新開始計算。
紀錄難破就是學生身體素質差嗎
中學的體育紀錄不好破,是因為現在學生的身體素質比以前差嗎?
不少體育老師說,這個結論有失偏頗,不能這樣簡單比較。
李娜教體育有14年,經驗豐富。她說:“基本上,很難打破的紀錄都是以前的體育特長生創造的,情況比較特殊,現在體育特招生也比以前少,身體素質確實和以前有所差別,所以一些紀錄很難打破。”
她表示,這跟這些年的教育體制也有關系。包括學校和家長,都更關注學習成績,至于體育方面,主要也是為了“應試”。比如中考要求的三大類科目,各方都比較重視,尤其到了初三,體育也是要好好抓的,但是平時的話,大家的關注點,主要還是學習成績。
“現在學校一周3次體育課,對于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這點運動時間和量,都是不夠的。”李娜說,“很多時候,學生對于運動的理解也不夠,體力和爆發力跟不上,舉個例子,迎面接力跑,偶然會有學生摔倒,就是因為力量跟不上,做動作別扭。”
李娜表示,為了應對這些情況,學校也是動了不少腦筋,比如每天開展大課間活動,寒暑假也會布置體育作業,還有專門的運動軟件檢測耐力練習。另外,這個學期還在七年級試行每天五分鐘的體育作業,家長監督,視頻上傳,讓孩子通過這樣化整為零的運動來培養運動習慣和素質。
肖偉老師則告訴記者,一般學校體育紀錄分兩種:校最高紀錄和校運會最高紀錄。前者是學生代表學校去參加各級體育比賽取得的最好成績,后者是校運會上的最好成績。
校最高紀錄基本由體育特長生創造,從這些年情況看來,幾乎不可能破紀錄了。而校運會紀錄偶爾還是有希望打破的。
有中學的體育老師也提到,現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課過于“兒戲”,也是學生到了中學時體育基礎比較差的原因之一。有時候怕學生受傷,也是體育老師不敢加大體育課強度的因素。
李娜老師建議,孩子越早接受體育鍛煉越好。“這是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要求孩子在很短的時間里,體育成績沖上去。”
中學體育教育的思路在變化
雖然體育紀錄不好破,但是在記者采訪中,一些中學的體育老師都比較淡定。他們大多表示,現在和以前不一樣,學校的體育課并不是單純為了提高成績去破紀錄,而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普遍身體素質。
肖偉老師介紹說,這幾年學校對校運動會也在做調整。因為很多競技類項目學生不太喜歡,報名的人數往往一年比一年少,這樣下去運動會就變成少數人的競技了。學校打算適當減少競技類項目,同時增加趣味性的團體項目,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其中。
據介紹,今年杭二中濱江校區在運動會上就增設了跳大繩、袋鼠跳等3個集體項目。
他說,今后,可能會從小部分學生參與的競技性運動會,逐步轉變成大部分學生都能參與的趣味類運動會。
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學校的體育教學都有這個轉變的趨勢。
采荷中學表示,體育項目現在以普及性為主。比如將之前的健美操變成學生都能跳的拉拉操,增設一些集體類項目,讓更多的學生參與。
同樣的,此前夏衍中學在取消3000米后,也增設了10*50米,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一起參加。
有一些學校還增加了師生一起配合的體育項目,增加體育的樂趣,也增進師生的交流,效果都不錯。
李娜老師說,作為體育老師,當然很希望所有學生體育素質都高,拔尖的學生比賽都能第一。“但這不現實,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提高整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是把平均線提上去,而不是好的很好,差的很差。”
如今,中學運動會的價值何在
前些年,因為學生的體育成績普遍不太好,甚至有是不是應該取消學校運動會的討論。
如今,中學運動會的價值何在?
有體育老師告訴記者,運動會當然有存在的價值。紀錄不是運動會的唯一目標,其實學校的運動會承載著很多東西,比如給學生一個放松的時間,可以釋放下學業的壓力,同時也增進同學和師生間的交流,這些對孩子的成長,不是用體育成績的分數可以去計算得失的。對于孩子的成長,學校也好,家長也好,都不應該太過于功利。運動會能出成績,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就當讓學生玩耍放松,又有何不可。
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提高整體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不是好的很好,差的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