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從小學一年級起,女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優(yōu)勢一直延續(xù)到中學階段。
磐安新城中學主抓德育的副校長董蘭芳曾受“男孩危機”這一說法的啟發(fā),做過一次小范圍調查,選取金華某縣城初中的初一某班作為樣本。
全班42人,男生27人(64.3%),女生15人(35.7%)。在入學摸底測試中,班上有15人排進了年級前100名,男生8人(占男生總數的29.6%),女生7人(占女生總數的46.7%),但班級前3名均為女生。學校各項競賽,女生參加12人(占女生總數的80%),獲獎12人(占獲獎總數的85.7%),男生參加7人(占男生總數的25.9%),獲獎2人(占獲獎總數的10.5%)。調查結果同樣印證了,女生在學習方面的優(yōu)勢,的確較為明顯。
無論是小學還是高中
班干部都是女生占很大優(yōu)勢
在綜合素質方面,學生干部的男女比例,基本就能說明問題。因為能在競選中脫穎而出的,肯定都是各方面能力都出挑的孩子。
昨天,記者隨機選取了來自杭州不同城區(qū)的3所小學,做抽樣調查,分別是長江實驗小學、茅以升實驗學校和江南實驗學校小學部。這3所小學的大隊委員男女比例,分別是1:2、2:7和1:4。
“我們學校大隊委有個崗位是旗手,必須是男生,要不然男女比例可能還要低。”茅以升實驗學校的老師說。
在長江實驗小學,上屆大隊委員有12人,女生8人,男生4人。這學期改選,34個候選人中,女生26人,男生8人。初選后,女生剩下17人,男生只剩5人。預計最終結果,男女比例會更懸殊。
學生干部出現這樣懸殊的男女比例,真的不僅是因為女生成績好。在采訪中,不止一位老師向記者描述這樣一幅日常畫面:下課時分,有個男生調皮搗蛋,被做班干部的女生當面指出錯誤,要求他認錯并改正。男生不服氣,不搭理女生,女生卻很淡定,找來三四個小伙伴一起批評他,說得有條有理。故事的結局有兩個,男生要么忍無可忍,拍案而起:“別說了,再說我要發(fā)火啦!”然后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談話。要么一臉委屈,眼圈一紅,當場就哭起來。
這種情況,即使到了高中,也并未改善多少。記者調查了杭州高級中學、浙大附中和杭師大附中3所重高,學生會干部的男女比例分別是1:1、9:16和2:3。
老師們普遍反映,女生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執(zhí)行力更強,而男生的責任感要稍微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