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三入學嘗鮮走班上課
依據新中考方案,除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外,考生還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思想政治6門課程中選考3門,其中物理、化學(生物)須至少選擇一門,選考科目成績按比例計入中考總成績。選考3門,組合多多,為幫助學生備考,部分學校改變傳統“行政班”設置,依據學生選考科目情況,重新安排教學。新初三學生或“走班”上課,或重新分班,“同桌的你”換人了。
據記者了解,今年8月21日到25日,十八中180多名初三學生就利用暑假時間進行走班上課實驗。“剛開始走班的時候,學生會出現不適應情況,比如會丟課本,找不到上課的教室,但現在基本適應了,”據十八中初三年級主任趙亞暉介紹,這屆初三學生明年將參加北京新中考,在初二學期末前后,學生選課完成。通過排課軟件,每個學生生成一份個性化的課表,每個學生的課表都是獨一無二的。利用一周時間實驗走班主要是為了防止學生開學后的不適應,暑期提前進入走班,讓學生適應走班上課。
初中其他年級同步提前備戰
面對新中考,除了積極備考的初三以外,各學校在初一、初二也做了相應調整,引導學生提前備戰新中考。
人大附中、十二中等學校均在開設生涯規劃類課程,請來高校的老師、中科院和社科院的專家,幫助孩子了解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幫助他們做出更合理、更適合自己的中高考選考科目。
北京五中分校副校長郝臣介紹,由于新中考的原則是“選考不選學”,所以新初一進課表的課程、課時與之前沒太大區別。但為幫助學生盡快了解選考科目,五中分校一方面利用“課后330”時段(周一至周五15:30-17:00的課外時間)增加了滲透學科特點的課程,并通過外請專家和校內教師開課相結合的方式,為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多種沙龍式課程。另一方面,在初中階段開設生涯規劃和職業指導課程,目的不在于讓學生馬上決定選考什么科目,而是從長遠發展角度,客觀全面看待不同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