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廣東省第五扶貧協作工作組獲悉,東莞在對口幫扶的云南昭通市創新教育扶貧模式,2017至2019連續3年為昭通市的貧困初中畢業生提供免費入讀東莞中職學校的名額,首批1416名貧困生將于今年9月份赴東莞就學。
東莞創新教育扶貧模式1416名云南貧困生9月將赴東莞免費讀職校。圖為昭通學生憧憬到東莞求學生活 楊澤彬 攝
以東莞等城市為主的廣東省第五扶貧協作工作組自去年10月份進駐云南昭通市進行東西部扶貧協作。為了隔斷當地代際貧困,在根源性上進行精準扶貧,東莞在昭通市創新教育扶貧模式,連續3年,每年為當地貧困初中畢業生提供入讀東莞中職學校的名額,這些貧困生3年的學費、生活費全部由東莞承擔。
據廣東省第五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鄧浩全介紹,昭通市每年約有4萬人左右的初中畢業生未能繼續升入高中就讀,這些學生大部分流入社會,很容易產生新的貧困。為了幫助昭通市解決這些學生教育問題,他們開創了教育幫扶“0+3”合作模式,從2017至2019年,東莞的中職學校將在昭通市每年定向招收一批初中畢業生,這些學生3年在東莞就讀畢業后在廣東實現就業。首批1416名學生將于今年9月份赴東莞入學。
鄧浩全表示,扶貧先扶智,培養一名學生,就能脫貧一個家庭,隔斷當地的代際貧困。“0+3”合作模式既解決昭通市貧困生的教育和就業,又把教育扶貧與東莞的缺工問題結合起來,通過對貧困生的精準職業技術教育幫扶,將一批青年勞動力輸送到東莞,解決東莞技術工人緊缺的問題,實現了貧困地區、發達地區的雙贏。該模式得到當地貧困學生的積極響應,本來今年東莞原本計劃招生1350名,但截至7月底,實際招生1416名,超出計劃66人。東莞幫扶培養一名貧困生每年財政就要支出2萬多元。
將于9月入讀東莞市經貿學校的昭通貧困學生王涵告訴記者,他父母都是在家打零工種地,一年家里收入就2、3萬元,今年他姐姐考上大學,一年的學費就要5千多,如果不是教育扶貧,加上他讀職業學校的學費,家里實在負擔不起。現在他得到了免費到東莞讀書機會,就可以學技術,將來畢業也能找到好的工作。
昭通貧困生胡霽表示,他要到東莞學電子商務,希望將來能通過電子商務回家鄉創業,成為一個電子商務企業家。
鄧浩全表示,接下來,東莞還將繼續擴大每年招收貧困生的規模,并推動昭通職業學校的學生到東莞進行上崗培訓和企業實訓,幫助更多昭通貧困生通過教育脫貧。(李映民 李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