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潔本身并不富裕,除了最初的7萬元,其他借出去的錢都來源于信用卡透支款。但愛情有時很盲目,深陷其中的曉潔雖一肚子疑惑,但一次又一次地說服自己,實在沒錢借了,她就向父母、朋友借錢。最后信用卡透支款太多,實在還不了,曉潔父母只好賣房先幫忙還款。
從6月中旬到8月下旬,梓豪以各種理由向曉潔“借款”,曉潔先后68次借給他共計300多萬元。
“女友”不止一個
大筆的借款有借無還,曉潔開始著急。經多次催要,梓豪歸還3.5萬元后便以各種理由拖延不歸還。2016年8月15日,忍無可忍的曉潔去梓豪公司催款,梓豪正好不在,曉潔與其領導溝通后才發現根本沒有所謂審計的事,更沒有墊電腦款一說。
曉潔尋梓豪不著,便于8月28日與梓豪父親見了面。曉潔這才得知,梓豪的父親只是一個退休工人,自從梓豪迷上賭球后,就不停問家里要錢,老父親先后給了他100萬元左右仍填不了這個窟窿。2016年8月,梓豪父親不得已把市中心的一套房子賣了幫兒子還債。如今,家里已山窮水盡,實在沒錢還曉潔了,而且梓豪還欠了其他網上認識的女性不少錢。曉潔聽完如五雷轟頂,無奈之下報了警。
經查,被騙的遠不止曉潔一人,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梓豪通過各種婚戀網站或微信群搭識年輕女性,以海歸碩士身份取得對方信任,進而虛構各種理由借錢賭球,還不上錢就以各種借口拖延,許蕓、雯雯、倩倩等人也深受其害。
梓豪不僅跟婚戀網站或微信群里剛認識的女性不停地“借錢”,還分別向身邊的女同事、客戶以各種理由借款,然后不歸還。
一切都是騙局
經公安機關網上追逃,2016年11月14日,梓豪被抓獲歸案。
據梓豪供述,他從上海某高校畢業后,去英國留學了兩年,至今未婚。歸國后,他在國內一家知名保險公司工作,月薪2萬多元。本來他的生活是讓人羨慕的: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事業也比較順利。但沒想到,他沉迷賭球,誤入歧途。
經查明,梓豪開的寶馬車是租來的,其名下無車,眾多借錢的理由也都是虛構的。自從2015年下半年,他開始沉迷賭球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四處借錢賭球。之所以選擇婚戀網站擇友,梓豪表示,他原本只是想擴大自己的交友圈,最終他卻將這些人當作了金主,虛構各種理由借款用于賭球,揮霍殆盡后逃避還款。
據了解,討債不成后,幾名被害人自發組了個微信群進行溝通,發現她們眼中的“高富帥”梓豪幾乎用了同樣的借口騙過她們,但因其海歸身份及外表還不錯的形象,姑娘們一次次被蒙蔽了雙眼。
(蘇雙麗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