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含金量恐打折扣
《每日郵報》做了一個觀點排名,目前點贊數最高的評論是一些對英國高等教育系統變相圈錢的吐槽,甚至有人說道,“為什么不干脆推出一個學費5萬英鎊的一周學位呢,那會更省事”。
《每日郵報》提到,兩年制學位有利也有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不過如果想兼顧學業和社團活動,就需要很好地規劃大學生活,如果國際學生畢業后想留在英國,那大一下學期就該開始計劃找工作。
針對英國的這項學制創新,中國學生有什么看法?《青年參考》記者采訪了數位在讀大學生,大部分人表示不會選擇這種短平快的兩年制本科項目。有人表示“那樣壓力會超大,3年本科都快要原地爆炸,換成兩年真的不敢想象”。
目前在英國讀書的Melody風趣地表示,本科兩年就畢業,基本是第一年還沒摸清情況呢,就要立馬開始準備論文。
英國媒體的普遍看法是,如果真要推行兩年制本科,其操作模式必然更加商業化,文憑的含金量也會大打折扣。某電商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劉亦婷告訴《青年參考》,兩年拿個本科文憑,這樣的學習能有多大收獲?與速成海歸相比,他們更希望招募一些具有扎實專業知識、有豐富海外留學經歷且英語流利的人才。
Melody表示,從費用角度看,兩年制本科確實為家庭經濟情況一般的學生創造了求學機會,但事情的另一面是,由于課程更加密集,學生如果想在兩年內順利完成學業,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語言和生活的適應能力。
Melody建議國內感興趣的學生慎重考慮,自己是否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快速適應,以免不能真正學有所成。
《每日郵報》提到,除了推廣兩年制本科的提議,喬·約翰遜還針對英國《高等教育與研究法案》提出了修訂草案,包括簡化大學生換課流程,新興學院將更容易授予學位等,后面一條同樣引起了爭議。
不過,約翰遜提出的這項政策能否最終落地,還要看英國國會是否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