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美國住在外公所在、一個靠近墨西哥的小區。為了維持生計,除母親從事車衣工,包括他在內的較年長孩子都要打工,他當時是在一個小型超市擔任負責賣豬肉等的屠夫。
其父馬瑞參和家人團圓后,在友人介紹下買下“金星”前身經營權。馬耀熾說,“金星”所在的前中餐館原來經營一年余,因做得平平轉手他家。他家接手后,全家七口幾乎是全時間投入,也因為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兩年后得以買得起餐館所在物業,之后也買得起自家所住房宅。
他記得中餐館在經過三年每天無休后,才開始實施周休一日,之后才開始在老美節日,即感恩、圣誕及新年放假。但新年放假其實是為了紀念中餐館成立那一天。
馬耀熾說,惠提爾街早年很繁華,沿路有很多不同風味的餐館,包括其他兩三家中餐館,現在卻今非昔比。他家中餐館當時對面是電影院,但現在電影院已改建為老年人退休小區。
“做中餐館真的很辛苦!”馬耀熾說,他不會讓子女繼承中餐館事業,子女目前也都學有專長且在所學工作崗位上。他的兄弟及妹妹也沒人想要讓子女繼承該事業,倒是兄弟周末休假及平時有空時都會來店里幫忙,中餐館儼然成為凝聚他們兄弟及妹妹感情的所在地。(王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