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點》提出“扎實推進《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一帶一路”,這個體現著國家意志的詞語,也給留學帶來了新契機,因為具有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留學經驗的國際學生將成為稀缺人才。為此,本版開設“關注‘一帶一路’留學系列”專欄。
其中,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沿線的熱門國家之一,俄羅斯在蘇聯時代曾是中國學生扎堆留學的地方,但如今,中國學生對這個鄰國的高校和特色專業熟悉中夾雜著陌生。為此,本版將赴俄留學列為關注“一帶一路”留學系列第一篇。
留學生數量是衡量一國教育競爭力的重要指標。《2013年至2020年俄羅斯聯邦國家教育發展規劃》從俄羅斯國家教育發展規劃的角度明確提出要將俄羅斯高校的國際學生比例提高到10%。
俄羅斯是冷門留學國家嗎
——國際學生來源于170多個國家,中國是第二大國際學生生源國
為促進俄羅斯高校吸納更多國際學生,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將高校在讀國際學生占比作為學校效能評估的重要標準,并將其納入“俄羅斯世界百強大學建設”項目院校的考核指標,要求項目院校的國際學生比例不低于10%。俄羅斯高等教育研究者也開始呼吁修改移民政策,為國際學生勤工儉學及畢業后在俄羅斯就業留出空間,以吸引更多國際學生。
在各項政策推動下,近年來在俄羅斯就讀的國際學生人數總體呈現穩定上升趨勢,特別是從2011年起,國際學生人數增速明顯提升。據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部社會學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2014至2015學年,包括函授制學生在內,在俄羅斯高校就讀的國際學生總數為28.3萬人。國際學生占俄羅斯大學學生總數的比例增長顯著,且增速在不斷提高。2014至2015學年,這一比例上升至5.4%,相比2010至2011學年的2.65%增加了一倍多。
目前,在俄羅斯就讀的國際學生來源于170多個國家,但大量國際學生來自獨聯體國家。以全日制國際學生為例,在2014至2015學年,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國際學生數量近3.4萬人。同時,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數量共計2.2萬人,占在俄全日制國際學生總數的10%以上,已經超越白俄羅斯,成為第二大生源國。
俄羅斯官方材料顯示,很多俄羅斯高校將爭取中國留學生作為外事工作重點。例如,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在上海開設了代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