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些學子,他們不甘于只去中餐館改善自己的飲食,而是選擇在畢業后留在當地,開一家中餐館。這樣一來,既滿足自己的創業理想,又推廣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毛鯤:律師愛上做燒烤
毛鯤曾就讀于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和法學博士。在美國菲尼克斯城生活了6年左右,毛鯤的中餐館“龍焱燒烤”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
談及開餐館的初衷,毛鯤說,他其實并不完全是為了掙錢。“在讀工商管理碩士時,我就有了開餐館的想法。那個時候覺得當地的大部分中餐做得都很敷衍,再加上相互之間惡性競爭,餐飲質量很差。還有很多美式的中餐,雖然便宜,但是味道已經不是地道中餐了。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結果發展到國外卻面臨如此尷尬的處境。我覺得很可惜。”
毛鯤很愛吃燒烤,就從國內帶了一套設備過來,自己烤著吃,也邀請一些當地的朋友、老師來品嘗。大家都認為他做的中餐比中餐館里的好吃很多,就紛紛勸說毛鯤開一家燒烤店,既為中餐“正名”,也能推廣一下中國飲食文化。
“烤串”的手藝還給他帶來了學習工商管理的機會。“有一個法學院的教授,在嘗過我做的中餐之后,推薦我去商學院讀了工商管理碩士,讓我不要浪費我的才能,往商業方向發展。”毛鯤笑著說,這也算給了他一個正式踏入商業大門的機會。
在畢業之后,毛鯤做了幾年律師工作,開燒烤店的想法像一粒種子埋在心里。后來,“朋友不斷地鼓勵和我內心深處的愿望促使我最終下定決心開了一家中餐館。”
毛鯤坦言,在創業初期,很多人對于一個法學博士要去開餐館賣燒烤的想法并不理解,甚至極力反對他這樣做。“家里人一直希望我成為一名律師,覺得學習了這么多年,還攻讀了博士學位,最后卻去開燒烤店,非常不可理解。而且餐飲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看上去誰都能干。而且家里人覺得,和律師行業相比也不體面。”但是毛鯤的決心很堅定,“他們拗不過我,而我也已經實現經濟獨立,所以就由著我去了。后來生意做得好,家里人的觀念就慢慢改變了。我用事實證明了我的想法是對的。”
現在,毛鯤的餐廳已經逐漸步入正軌,得到了很多華人甚至美國人的認可。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就是把自己餐廳的餐飲和服務做到標準化,進而發展成連鎖店。被問及長遠的打算,毛鯤說:“改變中餐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弘揚中國飲食文化。這是我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