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禮儀 更快融入新環境
正所謂“入鄉隨俗”。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就要了解并尊重當地的風俗和禮儀。這樣可以幫助學子盡快地融入到當地的社會環境中。
馬智超剛到泰國曼谷一個月,就讀于曼谷博仁大學。這一個月里,他學習到的新技能就是泰國的禮儀。“泰國人比較友好,平時要注重的禮儀也比較多。在我們參加泰國的本土節日活動時,老師會專門教給我們一些禮儀。比如,雙手合十禮。一般情況下遇到貴賓、身份尊貴或者年長,都要行雙手合十禮,來表示對對方的友好和尊重。”馬智超這樣說。
做筆記 繁重學習講效率
國外的學習任務相比國內的更加繁重,難度也更大,教學模式也有很大差別。為了能夠快速地適應學習生活,學子們絞盡腦汁地“發明”著應對方法。
隋詩穎(化名)就讀于意大利米蘭圣心天主教大學。她說:“剛到國外開始學習的時候,我非常不適應,因為老師會在開學的第一堂課列出一個長長的書單。每一本書都很厚,而且都是意大利語原著,讓我覺得非常深奧難懂。但是為了完成這些學習任務,我開始主動尋找一些解決辦法。”
當談及具體學習方法時,隋詩穎說:“我發現意大利的課堂里有一個不同于中國的現象。老師上課基本不會照本宣科,也不會按照講課的內容和順序寫板書。所以每次上課,只要老師一開口,所有的意大利學生都立刻開始記筆記。一開始我還有些茫然,但是我很快發現了記筆記的好處。每次回家,我都會將筆記中的重點詞匯和內容提取出來,謄抄在另一個筆記本上,每周末進行復習。有時因為老師的語速比較快,我還會用手機對整節課進行錄音,等到晚上回家做一遍課堂‘聽寫’。這樣堅持了一個學期,我不僅熟練地掌握了老師課堂上所說的內容,還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意大利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