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入學難關重重
高中聯署方案也加劇了不少人對大學招生重走“分數至上”老路的擔憂。“招聯會”執行秘書、新竹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坦言,“在招生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已經有明確的大考分數擺在眼前了,多數大學可能就不會耗費時間和人力去參考學生的‘學習歷程’了”。松山高中教務主任劉桂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課綱”以“適性揚才、尊重差異”為理念,設置的選修學分占到總學分的1/3,“許多學分,尤其是彈性學分,無法反映在考試中,如果‘學習歷程’比重降低,學生不愿意修跟考試無關的科目,多元入學將流于形式。”
要讓大學重視并提高“學習歷程”的作用和比重,除了要給足夠的作業時間,還要確保“學習歷程”內容的可信度。臺灣成功大學副校長黃正弘直言,目前“學習歷程”由各高中自定義,信度、效度低。“若是‘明星高中’的成績,大學較能相信,如果不是,就會擔心內容的真實性。”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長楊世瑞也擔憂,“未來若增加‘學習歷程’的比重,高中要如何確保學生上傳的東西是自己完成,且沒經過任何修正?”
爭議須排除,難關要突破。按照“招聯會”的計劃,2021年高招新方案將在3月定調。臺中市僑泰高中教務主任溫順德憂心忡忡:“所剩時間無多,然各界主張南轅北轍,始終難以建立共識。”他呼吁臺灣教育部門扛起責任,召集相關單位磋商,盡速化解爭議,建立周延完善制度,以免考生焦慮難安。
原標題:臺灣高校招生改革爭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