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激增,逐漸成為大學附近商圈的消費主力,商家為吸引顧客,越來越傾向于招聘語言相通的中國學生在店內打工。
中國留學生們經常在大學附近的便利店、飯店及化妝品店大量消費,店家也因此更偏好于雇傭中國學生工作,方便交流。在韓中國留學生人數從2007年的3.1384萬人增長到了去年的6.7066萬人。在首爾地區的主要大學中,中國留學生占學生總數的比重更是達到了3%-5%。他們在大學附近租房生活,對提高周邊商圈的銷售額起著重要作用。
據《朝鮮日報》報道,4日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前的一家化妝品商店就在門上貼出了“招聘中國留學生打工”的橫幅。該店主金某(55歲)說:“梨大附近除了中國留學生外,中國游客也非常多,如果沒有中國學生工作,就沒法做生意了。”目前該店內的三名打工學生也全部是中國人。中國人經常光顧的羊肉串店及其他中國飯店中,更是很難看到打工的韓國學生。高麗大學附近的10余家羊肉串店內共有30余名打工學生,其中80%為中國留學生。
由于中國留學生主要在便利店購買盒飯、三角紫菜包飯、香蕉牛奶等人氣食品,便利店店主們之間甚至有傳聞稱,只要選址在中國留學生聚集的住宅區,并雇傭留學生打工,銷售額就可以翻兩倍。
首爾大學路一家便利店店主說:“中國留學生的消費占據了銷售總額的70%,我們將全部的打工學生都換成了中國人。反正工資都一樣,雇傭既會說中文,也會說一點韓語的中國學生更好。”
隨著打工的中國留學生不斷增長,韓國客人反而抱怨受到了“逆向歧視”。打工的中國學生韓語水平有限,經常會出現拿錯商品、算錯賬的問題。梨花女子大學某韓國學生還說:“化妝品店打工的中國學生只接待消費幾十萬韓元的中國人,讓人非常不高興。不知道這里是韓國還是中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