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海外,學子常常因為物價太貴或者飯菜不合胃口而選擇自己在家做飯。但很多學子在出國之前沒有下廚經歷,就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甚至還會鬧出笑話。
孫雅靜(右二)和同學教房東夫婦做完西紅柿雞蛋面后,他們舉杯慶祝。(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張琰正在準備各種食材,打算邀請外國朋友到家里吃中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出國行囊中必有“中國味”
即使漂洋過海去留學,“家鄉味”仍是學子心頭的最愛。在中國人多的城市留學,學子可以到當地中國超市買到所需的調味品,但有些城市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為了滿足自己的“家鄉胃”,不少學子出國留學時都會帶上獨具特色的家鄉作料。
張琰(化名)現是葡萄牙米尼奧大學的一名交換生。她在去年9月份出國時,收拾行李之余,還不忘帶上幾袋做中國菜用的調味品。“來之前就聽說這邊不容易買到我們在國內常用的烹飪調味品,于是出國時我帶了老干媽辣椒醬、火鍋底料、十三香等常用的作料。來到這里后,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做飯吃,帶的調味品也派上了用場!”張琰說。
很早之前就有學子將老干媽辣椒醬等調味品列為出國必帶物品,尤其是一些有著特殊飲食習慣的學子。荀雨薇(化名)現在荷蘭鹿特丹管理學院讀研。這個來自重慶的姑娘酷愛火鍋,于是出國時必然地帶上了幾袋家鄉的火鍋底料。“有一次假期回國,我臨走時發現行李超重,不得不舍棄了幾袋調味品,到學校后就急著去中國超市買!”荀雨薇講起自己的經歷。